第8部分(2 / 4)

界。”

“呵呵,呵呵。”船長狂笑著舉起了酒杯。“再來一杯”

12。毛丁和梁頭

“(永曆二十八年)十一月,周主吳三桂遣禮曹員外周文驥聘於鄭經。

三桂既反,國號周,遣使齎帛書入東寧會師,鄭經令推官陳克峻與副將陳文煥報之。三桂復遣禮曹錢點通問。值耿、鄭構兵,點回報三桂。三桂乃遣文驥解和,大意以同室操戈、貽笑敵國為言。”

《閩海紀要》

耿藩原本只有十五佐領(注:康熙年間一佐領約轄300人)和七千餘綠營兵的老底子,經過幾番與鄭軍的交手已經摺損了不少,而此時清廷已派康親王傑書為奉命大將軍、簡親王喇布為揚威將軍分別屯兵杭州和江寧,威懾浙南閩北。出於對前有狼後有虎的不利境地的擔心,經過反覆權衡後的耿精忠在吳三桂使者的調解下最終和明鄭方面進行議和,以便可以騰出手來直面北方的強敵。

而鄭軍方面雖然屢屢在與耿軍的作戰中獲勝,但此時的鄭軍已不是朱成功時代動輒可以出動十餘萬的強藩了,同樣面臨兵力不足的問題的鄭軍夾在耿精忠及在反清擁吳與保清滅吳這兩種迥然不同的抉擇面前猶豫不定的尚可喜之間,早就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如今見到耿藩有意和睦,於是順水推舟,雙方就此重新坐到了談判桌前

“王上,如今本藩大軍雲集泉、漳、潮、廈,兵力日多,從東寧轉運日所不便,臣以為還應就地募餉以應所需。”原東都承天府府尹、現知思明州事、閩粵宣慰使的鄭省英是朱成功的堂弟,朱錦的堂叔,作為明鄭政權中的元老,他的話顯然很有份量。“臣已經跟楊英楊大人開列了個條陳,預備收取毛丁、梁頭兩項。毛丁即口賦,計徵各縣百姓年十六以上、六十以下者,每人納銀五分。梁頭者即船稅,各船計丈尺納餉,如今思明州百船雲集,這筆收益當不少於毛丁之入。”

“王上,除此之外,臣和鄭公還議定在泉、漳、潮等地開設鹽場。”戶官楊英進一步補充著。“現暫定鹽價每石二錢,另徵加餉四錢,以補軍餉之不足。”

“此議甚好。”朱錦點點頭,事實上在明鄭政權中談起支度理財,最有權威的應該是身在東寧的陳永華,不過陳永華既然遠在臺灣,那朱錦也只能依仗鄭省英、楊英等人了。“鹽政一事關係重大,爾可有妥當人選。”

鄭省英和楊英對視了一眼,隨即微微俯身:“事關重大,臣等不敢擅專,還請王上示下。”

朱錦的目光在殿內眾人臉上一掃而過,由於鹽政向來是個肥差,不少人臉上露出了熱切的神色,對此朱錦嘴角微翹,深感大權在握、恩由上出的快意:“陳廷章在萬年州任上很是不差,且委他泉州鹽運使。”

由陳永華舉薦的中書舍人鄭得瀟飛快的記錄著,就聽朱錦繼續說到:“錫珪可署漳鹽。”

一聽到自己的胞弟被授予如此優差,侍立在朱錦身側的馮錫範臉上飛快掠過一絲笑容。

“潮鹽就讓承宣司的李景去吧。”最大的一塊餅由朱錦親自分了,接下來的零碎他自然沒有興趣一一操刀,於是便當骨頭拋給了具體操辦的鄭省英和楊英兩人。“至於各縣餉司,明叔且與楊卿商議著辦吧。”

“諾!”兩人齊聲應道。

等他們兩人返回自己的行列了,吏官洪磊出列報告:“耿部降將劉炎、徐鴻弼、劉成龍等已經趕來思明朝見王上,不知王上對其有何指示。”

由於鄭軍軍力不足,因此對於各路降將,明鄭方面一直給予厚遇,譬如最先投降的海澄總兵趙得勝被為晉升為左提督並封興明侯、同安降將張學堯被委以左先鋒蕩虜將軍等,又譬如當初叛離朱成功出獻海澄進而得到清廷海澄公封爵的黃梧之子黃芳度因獻潮州有功被封為德化公等,如果不出意外,劉炎、徐鴻弼、劉成龍等人的遭遇也將一樣。

“此事還先姑且等一等再議。”但意外還是發生了,朱錦破天荒的沒有第一時間出面安撫這三員降將。“現在本藩與耿藩正在和議,此時若大張旗鼓,恐使耿藩驚懼,還是過些日子再說吧,不過洪卿,吏部不可慢待此三人,使其心生怨懟。”

洪磊應聲退下,此時,作為劉國軒不在時,親衛中官階最高的左虎衛總兵何佑出列詢問道:“王上,此番若是能與耿藩達成和睦,那本藩日後該如何行事?”

“何卿可是看到劉卿在泉北打了幾個大仗覺得一時手癢了,又怕兩藩和睦,北線綏靖,日後沒有仗打嘛?”朱錦當然知道臣下的心思,武人嘛,不打仗又怎麼能升官發財呢,不過他沒有直接回答,反而將目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