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3 / 4)

回想起艙內那本關於占城歷史的簡介。

占城是梵文“佔婆補羅”(campapura)和“佔婆那喝羅”(campanagara)的簡稱,原意是指國王的居處(王宮),其國由漢代交州日南郡象縣功曹之子區連於東漢年間割據建立,最早的中國典籍稱其為“林邑”,到了唐代時被稱為環國,直到五代晚期才正式以占城國之名出現在各種中國文獻上。

占城自建國以來共傳十七個王朝,其中固然有範熊、拔陀羅拔摩一世、范陽邁、毗建陀跋摩一世、闍耶因陀羅跋摩四世、婆比那索爾(注:即《明史》中的阿答阿者、《大越史記全書》中的制蓬峨)等眾多雄主,然而其國地處安南、真臘(高棉)的夾擊之中,戰事頻繁、國力消耗甚大,最終在明英宗天順年間為安南所滅,成為了其治下的一個藩屬土司,只領有賓童龍和古笪(注:今越南慶和省一部)兩塊極小的國土。

不過而今統治占城的南王朝歷代君王都不甘心成為安南的附庸,趁著安南南北分裂,如今的占城王posaut正雄心勃勃的準備著恢復舊有的國土,然而占城本來就勢弱,又丟了阿摩羅波胝、因陀羅補羅、毗闍耶等主要國土,所以哪怕安南分裂了,單靠自己的力量也絕對不是有著葡萄牙人支援的阮主的對手。

“所以餘來了。”蔡通看著這一片陌生的土地深深的吸口氣,儘管他還有些不情不願,在童子營中養成的一切行動聽命令的習慣還是促使他直面自己未來的人生。“木頭、稻米、糖。”蔡通默誦著可能從賓童龍得到的一切及自己收到的命令。“還有探查周邊的海灣,為東寧尋找合適的據點。”重複完這一切,蔡通猛的衝著臺灣的方向一揮拳頭。“總領,餘會讓你看的,餘不比洪輝他們差!”

就在蔡通發誓的同一刻,一乘小轎抬著陳繩武走在廣州府的大街上,透過偽造公文和賄賂的手段,此刻的他已經擁有了秀才的身份,這一次他是以參加康熙二十年廣東鄉試的名義來到廣州,接下來他將在遠比瓊北文昌繁華的都市廣州置業定居,從而正式開始聯絡和恢復鄭克臧極其重視的漢留情報組織。

“餘果然沒有看錯人。”眯著眼睛在同樣搖晃的軟轎裡陳繩武欣慰的自言自語著,由於清軍的封鎖,他獲得臺灣的訊息需要轉幾道手,因此剛剛才得知朱錦身死和鄭克臧除掉馮錫範的他才會有如此的感嘆,既是感嘆朱錦的壯年早逝,又是感嘆馮錫範的可悲下場,更是感嘆鄭克臧的大膽和果決,不過感嘆了一陣子,他便把心思收了回來,隔著軟轎探問道。“胡五,你剛才沒有看錯吧?”

“爺,俺的眼神你都信不過嘛?”跟著軟轎亦步亦趨的護衛輕聲的回應著,作為軍中的神射手之一胡五雖說不能百步穿楊,但五十步裡可以箭箭命中紅心,以如此銳利的眼神,看一張大大的畫像自然是不在話下的。“明明白白供奉著白鶴真人的畫像呢。”白鶴真人畫像是漢留組織的標記之一………據說是依照陳永華的形象繪製,但陳永華本人親口說了,這只是以訛傳訛………不過隨著朱成功的去世、漢留組織的解體,諸如乾坤會、添弟會、三點會等這些自稱是洪門一脈的地下組織也經常使用這個標記,但不管怎麼說,都是民間反清力量的象徵。“要不,俺今天晚上再去探探?”

“不,不要。”陳繩武阻止著。“咱們剛剛來廣州,人生地不熟的,要是露了跟腳就不好了,暫時先擱一擱,慢慢來,不著急。”陳繩武斟酌了一會,隨即又命令道。“關鍵還是跟東寧那邊的聯絡,這個絕對不能出岔。”

“爺,放心好了,跟文昌那邊說好了,每個月都來趟船,有什麼要緊的”胡五說到這,突然閉口不談,陳繩武一愣,隨後只見轎伕們從肩頭放下轎子擠到了一邊,然後便是淨道的鑼聲響了,陳繩武悄悄撩開轎門簾,只見舉著肅靜、迴避的虎頭牌的差役們耀武揚威的走在大道上,隨即一頂四人抬的藍呢官轎威風凜凜的跟在後面,此時胡五報告著。“爺,是惠潮道。”所謂惠潮道其全稱應該是惠潮分巡兼兵備道,雖說不是惠州、潮州兩府的頂頭上司,但總攬防務和監察,也是一方大員,但這個四品官卻不是一個漢人,就聽胡五報告著。“爺,是滿八旗的韃官。”

原來如此,這些八旗老爺出了京城可是一個個人模狗樣啊,不過廣州不比其他的地方,除了省城大員外還有不少北京城裡王公大臣的包衣奴才甚至康熙的耳目在,因此這隊行列看似威風,但實則還是很守規矩的。

然而胡五的卻出格,以至於陳繩武不得不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胡五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於是訕訕的摸了摸頭,隨後陳繩武提醒道:“不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