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劈,逼開當面的鄭軍轉身就跑,邊跑便喊。“回城,撤回去!”
都司帶頭跑了,原本就戰意低落的清軍更是一窩蜂的往回跑去。
“追上去,別讓清軍逃回城中!”呂有舫大吼著,一馬當先的衝鋒著。“殺呀!”
因為鄭軍就夾在潰敗的清軍中,因此城頭上的大炮也啞了,不過一切撒丫子的守備眼看著就要越過護城河了,這個時候城門忽然緊閉了起來,還不等他面露懼色,還有半邊城牆上突然射出一排弓箭來,卻是昌化縣帶著一干補充的鄉勇、民壯趕到了城頭,越過不知所措的留守千總,果斷的下令一體射殺著。
“該死!我是都司,我不該死在這裡。”被自己射中的都司無力的倒伏在泥地中,感覺著鮮血和氣力的流失,都司口中傳出瞭如蚊子聲一般的咒罵。“昌化縣,我cao你”
傾斜而下的弓箭和銃彈雖然逼退了鄭軍的衝鋒,但很快調轉了炮頭的鄭軍三寸炮沒有兩發就命中了城頭的火藥堆積處,隨著一聲巨大的爆炸聲,這位誓死效力清廷的知縣大人化作了一灘肉泥,看到縣太爺死了,都司大人、千總大人也死了,僥倖在爆炸中生還的綠營、鄉勇、民壯隨即一鬨而散,昌化縣就此落入了鄭軍的手中
聽著報告的何傅嘖嘖稱歎道:“鄭軍五千,先陷昌化又兵進儋州,好手段,好膽色,區區萬人還敢圍魏救趙。”
“軍門萬一海逆真有五千?”
“什麼五千人,有兩三千就頂天了。”何傅冷笑道。“就算真有五千人,一路攻到瓊州還有多少?難不成本官留下的七千大軍連瓊州都守不住嗎?”
“軍門,西路的海逆或許沒有五千,但萬一海逆增兵?”
這話沒錯,清軍可以增兵,鄭軍又為什麼不可以,但何傅考慮一會,搖搖頭:“海逆不要東寧根本了嗎?若是還想保全東寧,就算增兵朱欽小兒又敢調動多少?”
說到這,已經自付全盤掌握的何傅抓起一支令箭:“傳本官的將令,全軍出擊,兵進萬州,截斷海逆歸路,務必一戰功成”
185。萬泉河之戰(1)
永曆四十年正月二十六日,何傅所部清軍佔領會同。接下來,清軍千辛萬苦的透過江後嶺、加積嶺、白石嶺、長坡嶺、排嶺、錄馬嶺、大斗坡、五福嶺等丘陵地帶,在二月七日這一天進入到潭門港一線的平原地區。
“啟稟軍門,有百姓奉牛酒恭候朝廷大軍。”
由於這一地區屬於人口稠密區,又因為鄭軍在安定戰後主要遷移的是安定、會同、文昌三縣百姓,因此清軍的探馬沒有發現鄭軍,倒是迎來了簞食漿壺的地方士紳,這些在鄭軍強遷陰影下朝不保夕的地主們一個個把何傅率領的清軍視作是自己的大救星,以迎接王師的姿態,率著村民、族民前來迎候。
“軍門,百姓夾道相迎王師,乃是皇上聖德感召,也是軍門解民倒懸之寫照。”
“此乃聖天子的德化,本官又何敢居功。”何傅瞪了身邊溜鬚拍馬的副將一眼,把自己跟康熙比,這是誇自己呢還是害自己啊。“百姓雖然殷勤,但海逆尚未剿滅,本官就不停留了,王大人,你且代本官去見一見百姓,順便探問一下海逆的現狀”
“軍門,已經查清楚了,海逆主力在博鰲浦立砦,另有一部扼守樂會縣城。”
樂會縣城樂城位於萬泉河上的樂城島上,四面環水,只有舟船可以出入,因此只要數百人守在島上,遠道而來的清軍便無可奈何,當然若是能擊破博鰲浦的鄭軍水寨,那麼死守樂城的鄭軍也將因為孤立無援而成為清軍的盤中餐。
既然問題的關鍵糾結在博鰲的歸屬,因此何傅問道:“查清楚博鰲一線的鄭軍情況了?”
“已探明鄭軍在河北立有三砦,在河口沙洲中有三砦,至於河南及沙美內海上的情況不明,但潛入江邊的探馬沒有發現鄭軍的水師,估計就隱藏在南面。”
看著面前粗略的地圖,何傅情不自禁的皺起了眉。須知道,博鰲這個地方河川湖泊密集,林木雜密,是個利守不利攻的地方,而鄭軍有沿江佈下三處要隘,似乎正是為了引誘清軍逐一攻克,這就讓何傅產生了疑慮,是不是要按鄭軍的節奏起舞呢?
看到何傅思索的樣子,一邊總兵官建議道:“軍門,下官以為海逆雖在河北有三處砦堡,但官軍幾近三萬,若是一股腦的堆在砦前怕有冗兵的嫌疑,是不是分兵溯河而上,擇一水淺之處過河,也好直趨沙美內海抄襲海逆腹心之地。”
分兵?利用萬泉河分割官軍?言者無心聽著有意,何傅的眼睛頓時一亮,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