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2 / 4)

雙方的炮火攪得風雲變幻、大海鼓動,但實際的命中率卻很低,整個炮擊過程中只有一枚鄭軍炮彈命中清軍突前的戰船,而清軍發射的炮彈更是全數失的………這就暴露出鄭軍裝備的三寸長炮的射程和威力不足的問題,不過鄭軍出擊的目的中有一部分就是示敵以弱,因此這種程度的曝光正是恰到好處。

追擊了一陣,清軍的慢速戰船實在無力追趕鄭軍的快船,不得已只能慢慢的停了下來,鄭軍通報船遂得以安全的使出北口,然後繞經立嶼轉向東南朝著臺灣直駛而去。等回到東寧一統計,全隊通報船沒有吃到一顆炮彈,沒有一人殉國,唯有一個傷者是在製作熾熱彈時不慎燙傷。這個訊息一經有心人傳播,頓時進一步鼓舞了鄭軍水師計程車氣,鄭軍上下一致認為清軍水師雖眾但不堪一擊。

然而奇怪的是,被人堵住家門痛揍一頓並因此損失了七八條船、幾百人的清軍方面居然也士氣大振,梁鼐更是上書清廷聲稱以極微小的損失擊退了鄭軍夾板船的突襲。為此,康熙親自下令褒獎,並選擇了十月十七日為三省水師總攻之日。

既然雙方都戰意高昂,既然決戰的時日已經選定,一場大戰自然不可能避免了

222。三省攻臺(2)

十月初,得到清軍進攻迫在眉睫的英國、法國、丹麥、西班牙四國商館提出閉館的要求,明鄭通商司予以答應,四國商館隨即分別撤退至澳門及馬尼拉,一待四國商館撤出,鄭軍兩大艦隊立刻進泊娘媽宮洋麵。

英、法、丹三國商館人員抵達澳門後,澳門總督畢美達(antoniodemesquitapimentel)出面舉辦歡迎宴會,期間有人詢問明鄭水師實力及對此戰預測結果。對此,英國商館館主benson回應道“若無泰西海軍助戰,大員必勝”。訊息輾轉傳到傅魁的耳裡,親眼目睹了瓊海一戰的傅魁深以為然,但大軍行止已然欽定,他根本無權更改,不得已,多生了一個心眼的傅魁在集結的過程中動了手腳,以至於開戰之日,南澳、銅山兩地的粵省水師足足比金廈的閩省水師晚出發了一個半時辰

十月十七日上午寅時初刻,海壇、金門、廈門、銅山、南澳五地的三省清軍水師同時祭旗出戰。一個半時辰後,海壇方面的浙省水師率先點齊二百五十艘戰船及二萬五千名水陸官兵駛出海壇海峽直奔臺灣本島;又過了半個時辰,在金門外海集合完畢的三百三十艘閩省戰船及三萬五千水陸綠營也開始殺向澎湖方向而去;只有患得患失的傅魁還在慢悠悠的集合手下二百七十條戰船

“該死的蠅蛆。”坐在最先的戰船上,閩省水師閩安協副將蘇亮衝著目光中時隱時現的鄭軍通報船放聲咒罵著,要知道這兩天鄭軍通報船彷彿如附骨之蛆自金門外海開始便輪流跟著清軍的船團,時不時還消失一條,由此可見清軍的動向已經全部鄭軍掌握了。“有膽子就放馬來跟你蘇老爺做一場。”蘇亮的話音未落,一隊高聳的桅杆突然躍入了他的眼簾。“該死,好的不應,壞的應。”蘇亮再度咒罵著,同時命令道。“通報軍門,鄭軍來了。”

十一月臺灣海峽上盛行北風,清軍由西向東原本是不順風的,不過清軍的硬帆船可以受八面之風,因此風向對他們的影響不大。而為了搶佔丁字陣頭,從東往西截擊的鄭軍卻是自西南方向而來,完全是頂風狀態,因此吃虧較大。

也許是看出了面前的鄭軍處在不利的風向上,清軍先頭船約二十餘艘下意識的做出了搶風迎戰的舉動,然而還沒有等清軍先頭部隊與走之字形的六艘鄭軍炮船接近,從上風方向突然殺出新的一隊鄭軍炮船。

在強勁的北風作用下,快似烈馬的鄭軍三千料炮船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追上剛剛轉向完畢的清軍先頭船隊,兜著清軍戰船的屁股就是一陣排炮。清軍先頭艦隊措手不及,剛剛想有所反擊,卻又遭到最初六艘鄭軍炮船的夾擊。面臨著如雨一般宣洩的炮彈,完全以跳幫戰為設計思路的清軍戰船根本無法抵禦,很快便紛紛起火,等到追上來的清軍主力船團靠近的時候,最初的二十餘艘船中尚且能動彈的不足半數。

南下疾行的鄭軍炮船已經不可追了,但還在之字形行進的北上炮船卻成了清軍眼中的最好獵物,一眾清軍將領極力懇請萬正色同意對其實施追擊,但萬正色卻直覺認為鄭軍的行動有詐,可他還沒有說出個子醜寅卯,另一隊鄭軍戰船又從東北方向殺向清軍的後衛。

“該死!”萬正色立刻明白過來。“鄭軍所用乃騎戰之術,不斷以小隊切削我軍,譬如石榴剝子一層又一層,又譬如旋刀刮削一圈又一圈,如此週而復始,不斷削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