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2 / 4)

葛楓葉下船的時候,從先期入港的【燕子磯號】獲悉有武昌使節抵達的金蘭大都護府的一干要角已經等候在港口了。“臣等恭請王上金安!”

“王駕恭安!”諸葛楓葉肅然的回應道,隨後忙不迭的擺出一副笑容來。“幾位大人快快請起。”金蘭是鄭藩四處海外殖民地中唯一的大都護府,大都護與通政院行人署郎中俱為從四品,諸葛楓葉自然不敢怠慢這位能跟自己分庭抗禮的一方大員。“下官雖是傳達王命,但也絕非欽使,葉大人,葉兄,你太過客氣了。”

“這如何使得。”金蘭大都護葉永康趕忙謙遜著。“大人既然傳達王命,就是欽使,應當的,應當。”兩人站在碼頭上說笑了一會,葉永康突然間彷彿想起了什麼。“諸葛兄,你看我糊塗的,這麼熱的天讓你站在毒太陽下,真是失禮。”葉永康隨後命令道。“來人,送諸葛大人去休息。”說罷,葉永康又回過頭來對諸葛言道。“諸葛兄,晚上小弟已經擺下接風宴,萬萬請勿推託啊”

吃過接風酒,轉眼間就是第二天的,不過由於這道旨意需要當眾宣示,因此諸葛楓葉還需要等待路程較遠的幾家內外藩屬的到來,因此有些餘暇的諸葛楓葉便在大都護府派來的從事的陪伴下游覽金蘭市面。

諸葛楓葉謝絕了乘坐仿造泰西式樣的輕便敞篷馬車的提議,以步行的方式來到港區商埠。雖然正值商埠內此時人流量不算太多,但諸葛楓葉還是一眼就看出了幾分端倪。

“莊大人,這裡的顏色可是分明啊。”

“那是。”莊姓的從事得意洋洋的回應著,在他口中諸葛楓葉瞭解到,經過鄭藩十餘年開發建設的金蘭已經超過廣南沱瀼港成為僅次於廣南會安、暹羅的阿瑜陀耶港和馬來的呔泥港的中南半島第四大商港。“咱們金蘭可有白紅黑棕四張臉。”

諸葛楓葉瞭然的點點頭,所謂白臉自然指的是國內來人的臉,雖然同樣是被海風吹得黝黑,但是隻要停下來將養幾日,這張臉自然要比那些黑不溜秋的土著白皙許多。

至於紅臉,指的是原來的北俱蘆洲的水手商人,或許這些自稱英圭黎、法蘭西、丹麥的北俱蘆洲人不會同意中國人的觀點,但在東方人的審美眼光裡,這些髒兮兮的泰西人被太陽曬得發紅的臉蛋根本不能說得上白淨二字。

事實上,被金蘭人說成紅種人並不影響這些北俱蘆洲人的到來。隨著港口的名氣上升,那些因為荷蘭壟斷北河對外貿易、葡萄牙壟斷廣南對外貿易、暹羅排擠法蘭西商人而無法進入中南半島的泰西各國商船便自然而然的將金蘭港視為進入封閉市場的橋頭堡、敲門磚,因此為了閃閃發亮的金幣、銀幣被人說兩句又算得了什麼。

土著的臉雖然黑,但肯定黑不過那些來自西賀牛洲的崑崙奴,因此只能稱為棕臉。

而那些被鄭克臧安置在此的西種崑崙奴們由於依舊承擔大都護府的軍役和警務,因此也時常出現在商埠內外………作為早期奴隸以及奴軍的一部分,因為替明鄭流過血,所以重獲自由的西種崑崙奴們因為本身的文明還處在遊獵階段,所以並不是一個好農夫,只能胡亂種點什麼吃食過日子的他們沒幾天就過不下去了,最終只能重新以出賣武力的方式從原先的都督府、如今的大都護府獲取相應的報酬。

“四張臉,說得倒也貼切。”說話間,兩人拐進了交易所,交易所可是明鄭外貿的一大特色,是明鄭官方專門調節外銷貨品的一大手段,凡是准予對外貿易的港口都必須建立有海關衙門監管的交易所,金蘭自然也不例外。“貨物倒是琳琅滿目。”

掃看著掛滿胡椒、象牙、水銀、黃金、蘇木、檳榔、燕巢、花梨、魚翅、犀角、鹿筋、冰糖、白糖、寶石、靛青、鉛、豆蔻、海參、紅木、燒酒、五色紗緞、棉緞、布匹、百味藥材、紙、線、香油、各色紙料、金銀線、各色絲線、各色顏料、各色衣服、鞋、襪、筆墨、針紐、各樣臺椅、各項紗抄、各樣錫銅、各樣磁器、瓦器等等幾十種商品,甚至還有芙葉、柑、橙、梨、棗、柿餅、米帛曲、灰面、米丙食、鹹欖、頭菜、鰔油、姜、醬、醬腐豆、金針、茶、木耳等食品報價牌子的牆壁,諸葛楓葉連連點頭。

“不簡單呢,未必比我在廣州看到的貨品牌子少了。”諸葛楓葉一回頭,發現那位莊從事人影一晃,諸葛楓葉急急叫住他。“莊兄,你這是去哪?”

“諸葛兄可不要見怪,”因為要掩飾諸葛楓葉的身份,兩人約定在外面的時候就彼此稱兄道弟,所以此刻莊從事便如此稱呼這位郎中大人。“小弟我剛剛去幫你問了問牌價。”

“幫我問牌價?”諸葛楓葉有些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