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遠遠不如城、砦,更不如歐洲人的城堡。
當然館的堅固程度弱、防守性差的問題不是沒有人注意到,但要建起更堅固、更好防守的砦、城首先需要不菲的財力,這一點就讓很多小領主、小地頭可望而不可及。其次,在日本戰國早期,各方領主的兵力不強、攻擊力極弱,已經足以讓館成為一個可靠的據點。
而蝦夷地的沿海館就是在戰國甚至戰國之前就建立起來的,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志海苔、箱館、茂別、中野、脅本、穩內、芨部、大館、彌保田、原口、比石、花澤等十二個館。只不過當初這些館並非由武士領主們建立,而是作為商人們在蝦夷地的武裝商棧,以應對幾乎沒有攻堅能力的本地愛奴人部族而已。
森山還在發傻,突然間遠處出現了大股的愛奴人。對此,介助並沒有表示出任何的警戒。沒錯,和人是征服者,跟愛奴人的關係也十分微妙,但是兩者之間大規模的衝突早已經是過去了,如今的對方只是和人僱傭並盤剝的漁獵隊而已。
“不對!快關上大門。”森山介助沒有動作,但邊上的丹後左衛門良彥卻發現了問題。“傻站著幹什麼,那不是商隊。”丹後呵斥著,他雖然現在不是武士,但也是苗字帶刀的浪人,地位遠比森山之流要高出許多,別的不說,光是扶持米就比對方要多拿十幾俵,因此在芨部館中也算組頭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