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襲,莫氏至少保證了三代富貴,從而得以榮歸故里,並在夏軍中開始立足。
至於沒有效仿陳、楊、莫三族向華夏朝納土的美蘭黃氏、美荻陳氏、定祥李氏,鄭克臧也沒有要求他們一體執行,反而賜邊臣封號以安其心,不過原領土總兵、土副將之土司封號一律開缺,改易為土知府、土知州、土知縣、土知寨四階,另外按功績賜其子弟五等武騎尉,以與世爵子弟所襲雲騎尉做內外分別。
隨著土司官的名號改變,包括湖南、益東、敘永、雲南、廣西、廣南在內的各省開始重新清查各地土司狀況,而金蘭大都護府和剛剛升格的西渤泥大都護府也開始把原來郡改製為內地州縣。其中金蘭十一郡編為河仙、西貢、靜海三個直隸州二十二個縣及三個土府、土州;西渤泥四郡編為坤甸等一個直隸州及九個縣並八個土府、土郡。
金蘭方面的納土行為還刺激了納閩的陳龍,不知道是鄭克臧忘了還是總理蕃洋列國事務衙門的工作太忙官員出現疏忽,陳龍至今沒有獲得華夏朝的爵位,甚至之前的土總兵如今的土知府都沒有份,這就不能不陳龍驚恐了。
“大傢伙說說,朝廷是不是準備對我們下手了。”
由於納閩這邊的移民都是當初降鄭的清軍,先天上對鄭氏王朝有著警惕,所以當一些細微的徵兆被人為的放大之後,原本就患得患失的主政者難免會出現極度焦慮的情況。
“侯爺,我看問題沒有那麼嚴重。”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陳龍身邊雖然沒有正兒八經的謀士,但當初勾心鬥角的事經歷的夠多,不少人還是能對此事分析個子醜寅卯。“若是朝廷要對咱們下手,那隻要讓船隊不來就行了。”這倒是不錯,畢竟納閩現在還沒有自我補血的能力,一旦失去了中樞的支援,陳龍也就不敗而敗了。“再說了,對面的商館還很是平靜,若是朝廷真有處分,他們肯定早有反應。”
“侯爺,王鎮說得對,朝廷應該沒有對我們下手的意思。”事實上總兵以上的俘虜是不可能流遣到納閩的,因此此人口中的鎮並非是對綠營總兵的尊稱,而是在隊一級之上的島內各地鎮守官的稱呼,這也算得上中國特色,畢竟官往大里稱呼不討人厭嘛。“之所以,沒有冊封的欽差到來,估摸著是哪裡卡住了,侯爺這邊還得使些勁。”
“若是在朝中打點一二就能解決問題,本侯自然不會吝嗇。”陳龍當即表態認為錢不是問題,這也可以理解,比起受監視的降官生涯來,做土大王的日子絕對比做籠中鳥舒坦,從這一點的認知來看,陳龍顯然同沒有歷史包袱的楊、陳、莫等人在心態上完全不一樣。“但是最近的傳聞可有聽到,朝廷會不會等著咱們學金蘭諸侯一樣納土呢?”
“該不會吧。”屬下們有些猶豫的回應道。“畢竟咱們的情況跟金蘭不一樣,人家可沒有得鄭家一丁點的幫助,自己打下來的江山,而咱們算什麼,最多是走狗前驅,哪還要什麼納土,不過也說不準,若是侯爺自認這江山是自己的,說不定今上就是存心讓咱們清醒一點。”
“混賬東西,正反兩面都被你說了。”陳龍呵斥一聲,隨即有些不確定的問道。“若真如你所言的,那咱們現在該怎麼辦?”
“要不,侯爺寫封言辭誠懇的奏章吧,或許能讓今上釋疑。”屬下們嚼了番舌頭給出一個答案。“要不,就乾脆請一位監軍來驗明心跡,想來若是不算太貪的話,總能應付過去。”
請華夏朝廷派出監軍?陳龍的臉色有些難看,要知道監軍來了,這點基業到底是誰人做主?但是正所謂人嚇人嚇死人,按部下們的推斷,為了撇清叛離自立的嫌疑,陳龍又不得不向鄭克臧屈從,因此一時間天人交戰,臉色變幻的極快。
猶豫了半天,陳龍長嘆一聲:“也只好如此了,等到汶萊的船隊到了,本侯就上表”
跟陳龍情況一樣的還有蜈蜞嶼的張氏,不過他們的級別太低,根本沒有資格直接向華夏朝廷上書,因此在得知金蘭方面的異動之後,有些坐立不寧的張氏族長只好親赴西渤泥請見大都護,試圖搞清楚華夏朝是不是要讓自己滾蛋。
為了保證小小的領地,張氏族長不但在都護府四處打點,還請與張氏聯姻的夏軍武官出面說盡好話,結果錢花了,結果也有了,對於蜈蜞嶼這樣的荒島並無想法的都護府順水推舟。張氏得到土知縣終於心神歸位了,而都護府上下也小小發了一筆橫財,可謂皆大歡喜。
451。安南、越南
鄭克臧渡過了華夏立國後的第一場危機,這才有餘力操控起中南半島局勢來。
武成二年九月十一日,華夏朝的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