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師乃是大明寧王殿下。”
寧王?我還是朱三太子呢。眾人一陣鬨笑,但朱耷卻掏出一段黃錦、一枚印璽,邊上有人接過去展示給眾人觀看,幾十名寨主、教主紛紛湧過來觀賞,卻是一枚寧王金印和以廢太子朱慈烯名義號令推翻鄭克臧的詔書。
“還真是寧王殿下。”金印製作的十分精美,七彩詔書看上去也不是假的,一時間在場的人都面面相覷,好半天才有人開口道。“可光有這兩個東西頂什麼用。”是啊,本來就準備擁明反清,有了朱耷和這兩份東西無非是更佔了些大義,並無助改變目前反清武裝在物資上的困境。“不知道寧王殿下還帶來些什麼?”
“米,一共五千石,已經分別存在了綦江、酆都、涪州(武隆)、彭水;刀四千把、槍頭一萬支、弓五百張、箭頭兩萬支,這些同樣安置在各縣,只要拿下縣城就可以起出來裝備大軍。”朱耷比劃著,邊上自有從人幫著解說。“另外鑄造了小型紅夷銅炮十二門,置於信眾和支援大明計程車紳家中”
“幹了,幹了!”朱耷的手勢還沒有比劃完,心急的已經叫嚷起來。“擁戴寧王監國,咱們反了,反了!”有些老成的還在琢磨朱耷的話有幾分可信,但架不住邊上人的吵吵,只好先和光同塵的回應道。“割據四川,重建大明”
其實也就是在場的人中沒有辦法選出一個真正能當頭的,為了不各自為戰以至於被清軍各個殲滅,所以大傢伙才有志一心的把外來人朱耷拱了上位,這不,話音剛落,幾人便簇擁著朱耷坐到了上位,接下來各家一起拜倒,算是就這麼完成了大典。
對於這個草臺班子的“大典”,朱耷也沒有心裡準備,他還預備著耐心說服眾人呢,沒想到現在居然一舉就成了眾人擁護的大明監國了。既然如此,見慣大陣仗的朱耷也不客套,當即給一眾頭目加官進爵。於是乎現場就出現了十幾個總兵、二十幾個副將、至於參將、遊擊什麼的,朱耷更是把權力交給眾人,一時間臨時草就的草堂上到處是喜氣洋洋的新任官們。
朱耷封賞了一圈之後,接下來便決定立刻起事,不過這方面他這個外人就插不上嘴了,若干總兵、副將們彼此互不相讓,針鋒相對的表演起球技來,好不容易在入夜之前達成共識,各家各自回去整頓人手,自帶糧食,半個月後出兵各縣,以先奪縣者為尊,然後合兵圍攻重慶。
結果既然出來了,大傢伙自是各自回家準備,其中某兩位順路的,離開了會場在返程的路上自有一副交談:“馬大當家的,你看跟著監國將來可有前途。”
“狗屁監國,不過是從南京逃出來的一個騙子。”馬大當家的衝地上啐了口唾沫。“若不是這老小子有些家底,誰在乎他,至於復明,誰都知道怎麼回事,就算真奪了四川,還由他來當這個四川王嗎?”
“話是沒錯,可是我擔心的是不能成事,白白折損了寨中子弟。”
“不成事咱們也好不到哪去,一旦韃子跟鄭家分出高低了,咱們還有活路?”
“是啊,是啊,要不,咱們跟鄭家聯絡聯絡,咱們可跟湖廣來的、貴州來的不一樣,咱們跟鄭家沒血仇啊,可不能跟著老騙子一條道走到黑。”
“嘶!”馬大寨主牙疼般的倒吸了口冷氣,凝神看了看提議的人。“唐寨主,你跟東面有聯絡?”對方搖搖頭,馬寨主鬆了口氣,點點頭。“也是,韃子殺了咱們那麼多人,自是不會去投他們,不過鄭家,要不,先緩緩,看湖廣打的結果如何。”
“也是,就依馬大當家的意思”
366。湖廣謠言
【明鄭之我是鄭克臧366第一頁】
“王寨主,借你一方寶地,孤無以為謝,就委卿家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一職如何。”
大事已然約定、起事的時間也敲定了,手中有人有糧的寨主們紛紛散去,不過作為反清聯合的象徵朱耷卻留在了這處營寨中,不過既然身為堂堂寧王、監國,朱耷自然不能隨意奪了他人的基業,因此面前這位地主便得了個意外之喜。
“小人,不,臣叩謝監國信重,此後自是理當護衛監國萬全。”
說起來王寨主,不,王都指揮使在川東反清“十三家”中屬於實力相當靠後的一個,不過正是他手中的力量太小、不足以影響全域性,才使得會盟各方沒有芥蒂的把會場設在此處,更是因為這樣才平白撈到了這個從來都沒有想過的“大富貴”。
“好,好極了。”朱耷比劃著,自有人添油加醋的解釋給王都指揮使聽。“王卿且先和楚卿把各家留下的護衛與寨中精銳編為一哨,再派人隨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