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部分(1 / 4)

隊,各協副將的親軍隊也編為馬隊,如此一來,陝甘綠營共計擁有騎兵及騎馬步兵六千餘,佔到了全部兵力的一成以上。

胤禛的整編計劃還在進行,夏軍便佔領了洛陽,把兵鋒推進到了潼關一線。

為了抵禦夏軍可能的叩關,胤禛調動鳳翔、乾州兩鎮兵馬進駐潼關,同時命令陝西提督江琦督率提標及邠州鎮、西安鎮進駐同州以為後援,自己則率鄜州、同州兩鎮留駐西安以為總預備隊,至於剩下的督標、軍標、撫標則用於威懾其他方向。

胤禛的防禦計劃雖然做得不錯,很有層次,然而夏軍控制了陝縣之後,未必繼續進攻。

這固然是因為糧道不暢的緣故,也有為懷慶、衛輝等地河北清軍牽制的關係,但無論如何都使得原本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陝甘綠營一拳打在空氣中,那種用錯力的感覺讓從上到下都憋悶的難受。不過,再怎麼憋屈,胤禛也還沒有大膽到主動出擊收復河南,所以陝甘綠營便陷入了長期與夏軍河南行營對峙的局面。

其實只懂得紙上談兵的胤禛根本沒有想到,就在陝甘綠營的主力被夏軍一部所牽制之後,其他方向很快就傳來了不利的訊息。

華夏武成八年五月初二,先後控制了興安、商州之後的夏軍西川軍團前哨翻越黑龍口出現在藍田西南,雖後來被緊急趕到的巴錫軍標所驅逐,但這卻意味著利用秦嶺天險保衛關中南境的防守策略出現了致命的漏洞。受此影響,胤禛不得不把鄜州、同州兩鎮調動到藍田、戶縣、周至等地,從而減少了對潼關前線的支援。

華夏武成八年七月十七,似乎看到清軍已經被夏軍捆住了手腳,清榆林道兼榆林總兵吳泓以胤禛的要求違背康熙三十九年八月關於各鎮糧餉自籌自用的聖諭為由,斬殺胤禛前往催糧的使者,拒不向胤禛交付夏糧夏稅。

吳泓的所作所為很快引起了延安知府兼延安副將王應統的呼應,王應統隨後也驅逐胤禛使節,宣佈對關中不輸不貢。不過延安鎮只有千餘兵馬,自保有些不足,因此王應統很快派人聯絡吳泓,在共同的敵人面前,兩人一致決定聯手,於是榆林鎮很快派出三千人的部隊開入延安境內,協助王應統抵禦來自關中方面可能的討伐軍。

兩藩的所作所為理所當然的引起了胤禛的憤怒,為了避免連鎖反應,胤禛第一時間決定鎮壓。於是他又派剛剛出任的西安鎮總兵的趙弘燮出兵延安。雖然趙弘燮很快推進到延安城下,將兩鎮兵馬堵在城內,但這麼一來,陝甘原本窘迫的財力更加匱乏,而且還不可避免的再度削弱了潼關一線的防守。

這個時候胤祉也看出甘陝已經不可守,於是他便使出金蟬脫殼的伎倆,以親自押送陝北流民為藉口,從河津渡過黃河進入山西。此後胤祉就一直逗留在山西絳州境內,只是靠一些信使來遙控處置陝西民政。

逃跑專家、“飛將軍”祖大壽的孫子祖良弼也覺得陝西已經危在旦夕了,於是他決定發揮祖傳功夫,不辭而別,率著他的軍標追隨胤祉的腳步退入山西………當然清廷不是組織力和決斷力極差的明廷,因此祖良弼也是事先準備好藉口的,他以成都將軍的身份向康熙請旨前往河北指揮胤禔麾下的川省綠營。

題本加急送往北京後,祖良弼不待迴音便率部東行,搶在胤禛明白過來之前越過黃河。

聞訊氣急敗壞的胤禛立刻參了祖良弼一本,結果康熙為了提振八旗士氣決定對此事嚴加處置,於是祖良弼才逃到晉州,就被革職抓拿,隨後送京處斬,落了一個悲劇性的下場。

胤禛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但這卻無助於改變他所處的局面,甚至不久的將來,更大的危機將向他襲來

535。陝甘終局

急促的馬蹄聲伴著一路煙塵出現在西川總兵賀發的面前:“大人,射聲軍第一師第一旅的前哨已經進入階州城,冷元化以下已經出城迎候大人”

“好極了!”同樣風塵僕僕的賀發聞言放聲大笑。“如此也不枉這一年多來,本部破山鑿路之辛苦。”笑罷,面容一肅的賀發命令道。“命令鄒梓山,讓他妥善控制階州,不要陰溝裡翻船了。另外再派人告訴唐、賈兩位大人,階州已經到手,他們可以趕來主持政務了”

如果有誰能在高空俯瞰的話,就會發現如同長龍般的夏軍隊伍正沿著白龍江谷地,浩浩蕩蕩的溯江而上。事實上,這條谷地原本是有可供商賈通行的小道的,然而正如賀發話中透露的那樣,若非夏軍在過去的兩年中不斷開擴的話,無論如何是無法透過萬餘大軍的。當然,開山拓路的動靜頗大,根本瞞不過對面的甘肅一方,錯非控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