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略戰術的角度來說,此番西征一路皆無堅城,基本都是野戰居多,此無他,兵力處於極度劣勢的準噶爾一方斷然不會採取固守之策,也斷然不敢輕易跟兵力雄厚至極的清軍展開主力對決,所能採取的戰略只有一條,那便是遊擊作戰,充分發揮草原騎兵的強大機動能力,伺機攻擊清軍一部,打了就走,以騷擾戰術來延緩清軍的挺進,戰事雖頻,規模卻註定不會大,這等情形下,炮兵旅能發揮的作用其實並不大,也就只在清軍深入到準格爾汗國內腹之後,無路可走的準噶爾汗國方才有那麼點可能舉全國之兵與清軍展開最後的決戰,那才真到了炮兵旅能派上用場的時候,故此,調炮兵旅上前線的實際意義當真不大。
然則話又說回來了,能有炮兵旅這麼支戰略威懾力量在,對於鼓舞清軍計程車氣來說,有著不可估量的象徵意義,再者,有炮兵旅的存在,老十四在排兵佈陣上,也能多出不少的選擇餘地以及底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老十四調炮兵旅上前線的提議也有著可取之處,只是弘晴本心裡是不願讓炮兵旅這麼支強大無比的戰力被老十四所掌控的,如此一來,這節略究竟該如何寫就令弘晴頗為的傷腦筋了……
第662章 老爺子的考驗(二)
這就是個考驗,只是老爺子到底要考的是啥卻是不甚好猜了的,是要考軍事能力,還是要考公心,又或是考決斷能力?不好說,至少弘晴一時間還看不透老爺子將這麼份摺子轉過來的真實用心何在,可有一條弘晴卻是清楚的,那便是此事斷然拖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