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部分(2 / 4)

小說:九龍奪嫡 作者:圈圈

諸公,善於此道者鮮少,倒是晴兒你對西夷頗是熟稔,你四叔向朕舉薦於爾,朕看亦是不錯,此事便交由爾處置好了,有甚結果且報與朕知便好。”

這一見弘晴態度恭謙,誠德帝心中的不快也就減輕了不老少,略一沉吟,便即順勢將與六國使節團打交道的事兒交到了弘晴手中。

嘿,又是四爺這老小子,還真是個不省心的主兒!

一聽此事是出自四爺的建議,弘晴的臉色雖平靜依舊,可雙眼卻是不自覺地眯縫了一下——四爺眼下並不在御前,可其這兩個月來每日都往乾清宮跑的事兒,弘晴卻是清楚得很,也知曉其如此賣力地討好誠德帝必是別有用心,只不過懶得去理會罷了,卻不曾想這廝居然又在挖坑要埋人,弘晴的牙根可就有些發癢了。

“皇阿瑪聖明,兒臣自當竭力而為之,斷不敢有負皇阿瑪之重託。”

好不容易才與誠德帝緩和了關係,弘晴自是不願因小而失大,這一聽誠德帝的旨意下得如此之乾脆,縱使心中再不情願,也自不好在此際提出甚異議的,當真只能是恭謹地表了態,不過麼,心下里可是又記下了四爺的一筆賬,就等著不久的將來跟四爺好生算個清楚了的……

第1051章 沸反盈天(一)

弘晴辦事效率素來極高,先前之所以不動,那隻不過是不想沾手罷了,真待得誠德帝發了話,弘晴三下五除二便安排好了諸般事宜,先是一道命令下去,天津港外嚴密監視來訪艦隊的何麟立馬便行動了起來,很快便將六國使節團諸般人等接到了岸上,並派出海軍陸戰隊一路護送,緊急趕赴京師,緊接著,又在一天的時間裡敲定了參與此番談判的諸般官員,不消說,弘晴自是親自出任了談判正使,榮柱以及郎爾衡為副,另有禮部以及理藩院十數名侍郎、郎中一級的官員為輔,並親自草擬了些原則性的應對綱要,以為談判之基本框架。

成都六年八月十八日,六國使節團三百餘號人馬在大清海軍陸戰隊的護送下抵達京師,大清方面由理藩院出面接待,統一安排入住理藩院外館,次日一早,六國使節團同時遞交了國書,理藩院尚書郎爾衡組織人手將六份國書翻譯了出來之後,發現事態嚴峻,不敢自專,趕忙便報到了弘晴處。

“郎大人對此有甚看法麼?”

六份國書的譯本篇幅都不算長,然則弘晴卻看得很慢,足足花了兩刻鐘的時間,方才放下了最後一本譯文,面無表情地抬起了頭來,不動聲色地看著侷促不安的郎爾衡一眼,聲線淡然地發問了一句道。

“王爺明鑑,下官以為這幫西蠻來意顯然不善,應是串謀而來的,若非如此,六份國書也不致於渾然如一,事涉‘八旗商號’,下官以為當慎之再慎,若不然,恐有變生掣肘之危矣。”

郎爾衡乃是誠德帝門下奴才,早在康熙年間便沒少與弘晴合作,後頭雖也曾有段時間因著誠德帝的指示之故,與弘晴鬧出過一點小矛盾,只是衝突並不算大,待得弘晴徹底掌握了軍權之後,郎爾衡就再也不曾給弘晴使過絆子,每逢諸般勢力針對弘晴之際,郎爾衡雖不曾幫著弘晴說話,可也不曾落井下石,大體上是保持沉默居多,也正是因為此,他漸失誠德帝之寵信,原本的軍機大臣之位也被孟光祖取代了去,縱使如此,郎爾衡也不曾改變中立之態度,說起來算是朝中難得的一個謹慎之人,此際回答起弘晴的問話來,謹小慎微的態度當真體現得個十足十。

“嗯,郎大人能看清此點,必是用了心的,然,卻也無須擔憂過甚,該如何應對,照舊如何應對便好,通知下去,後日一早舉行第一輪談判,著所有參與談判人等務必做好相關之準備。”

論及國際關係學,有著前世的見識在身,弘晴絕對算得上當今最出色的外交家之一,又怎可能會看不出六國使節團的來意不善,實際上,早在得知六國使節團聯袂而來之際,弘晴便已猜到了六國此來的根本目的之所在,而在看過了六國使節團的國書之後,更是篤定了六國的來意之不善,不過麼,卻也並不怎麼放在心上,之所以要問一下郎爾衡的意見,用心只有一個,那便是要確定一下郎爾衡會不會在此事上使絆子,沒旁的,儘管眼下與誠德帝之間的關係還處在蜜月期,可弘晴卻不敢保證誠德帝會不會又哪根筋搭錯了線,而今麼,郎爾衡的作答顯然不像是要玩手腕的樣子,弘晴也自安心了許多,但卻並未帶到臉上來,僅僅只是面色平淡地吩咐了一番。

“是,下官遵命。”

弘晴既是這麼說了,郎爾衡自是不敢再多耽擱,哪怕其心中其實還有著不少的話要說,可也只能是躬身應了諾,就此退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