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早被吃得連骨頭都不剩了的,而今弘晴大勝而歸,八爺一夥人若不玩上一手下馬威,自不免擔心會有翻盤之虞,找茬生事自也就是題中應有之義了的。
要來就來好了!
壓力自然不會沒有,可要說怕麼,卻也不致於,左右不過就是鬥罷了,弘晴還真就不怕八爺等人能翻了天去,當然了,戰略上可以藐視敵人,戰術上卻是得加以重視,弘晴儘管無所畏懼,卻也不會大意了去,深吸了口氣之後,也無甚言語,默默地跟在了三爺身後,疾步向養心殿趕了去。
“兒臣(孫兒)叩見皇阿瑪(皇瑪法)。”
養心殿里人不少,不止六位大學士一個不缺,一眾成年的阿哥們更是都在,至於老爺子則高坐在正中的龍床上,三爺等人一行進了大殿,自不敢有絲毫的怠慢,齊齊搶上前去,各自大禮問安不迭。
“免了,都平身罷。”
老爺子的心情顯然不錯,不單滿臉的笑容可掬得很,叫起的聲音更是顯得和煦無比。
“兒臣(孫兒)謝皇阿瑪(皇瑪法)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老爺子既是叫了起,眾人自不敢大意了去,齊齊按著朝規謝了恩,而後各自退到了一旁,盡皆垂手而立,作出一副恭聽訓示之模樣。
“老十三。”
老爺子沒甚寒暄的廢話,直截了當地便點了老十三的名。
“兒臣在!”
經歷了幾番沉浮的波折,又歷經戰火之考驗,老十三早不是當初的愣頭青,躬身應諾之氣度相當之沉穩。
“嗯,東征一戰打得漂亮,朕看了簡報,箇中諸般思路清晰,困敵誘敵之策皆可圈可點,一場大勝下來,揚我國威於海外,大善,朕心甚慰!”
這一見老十三氣度大變,老爺子眼中立馬露出了嘉許的光芒,笑著狠誇了老十三一番。
“皇阿瑪過譽了,此戰能有此般之結果,皆有賴皇阿瑪洪恩浩蕩,下有三軍將士用命,浴血廝殺,兒臣實不敢居功焉。”
若是往日,被老爺子這麼一通子狠誇,老十三縱使不得意忘形,也一準會興奮無比,然則經歷瞭如許多的波折之後,老十三早已是歷練出來了,自謙之言說得個平穩無比,神情淡定而又從容,已然是一派大將之風範。
“嗯,有功而不自傲,實屬難得,朕看你老十三是長大了,好,甚好,然,有功便須賞,朕便封爾為勇郡王,爾可滿意?”
老爺子嘉許地點了點頭,顯然對老十三的表現極為的滿意,再次狠誇了老十三幾句之後,當場給出了封賞。
“皇阿瑪如此隆恩,兒臣感激涕零,只是陣亡將士尚未撫卹,諸軍立功者也尚未得賞,兒臣實不敢先也,此情此心,還請皇阿瑪明鑑。”
封王自然是好事,就沒誰會不樂意的,老十三同樣也不例外,不過麼,他卻並未就此領受下來,而是委婉地提議先行賞賜有功之將士,大將之風儼然。
“嗯,這個自然,朕已令兵、吏二部敘功,不日便可論功行賞,放心,朕斷虧不了諸有功之臣的。”
老爺子笑著一揮手,豪氣十足地給出了承諾。
“兒臣叩謝皇阿瑪恩賞!”
有了老爺子這麼個表態,老十三自是見好就收,恭恭敬敬地跪將下來,重重地磕了個響頭。
“嗯,晴兒。”
老爺子沒再多與老十三敘話,僅僅只是一揮手,輕吭了一聲,示意老十三自行退下,而後目光一轉,視線已是落到了弘晴的身上。
“孫兒在!”
這一聽老爺子點了名,弘晴自不敢稍有怠慢,忙從旁閃了出來,高聲應了諾。
“嗯,爾此番參贊軍機已是有功,於京都城下,又以兩千五之兵力大破倭國近萬兵馬,實屬難得之大勝,便是朕親至,怕也難做得如此周全,好,甚好!”
老爺子對弘晴這個文武全才的孫子當真是打心底裡喜歡的,誇獎起來,自是不吝譽美之詞。
“皇瑪法過譽了,此戰能大勝,一者是皇瑪法天恩浩蕩,二來是十三叔排程得宜,更有將士們忠勇無敵,孫兒所為不過只是做些力所能及之本分事也,實當不得皇瑪法謬讚如此。”
軍功當然是好東西,尤其是這等開拓疆土的大功,自沒誰會不想要的,唯獨弘晴卻是例外,沒旁的,他身上掛著的功勞已經太多了,實也不差這麼樁軍功的,至於賞賜麼,弘晴更是無所謂,錢,他有的是,爵位麼,眼下這個貝勒身份已經夠用了,真要是封了王,那反倒麻煩大了,正因為此,弘晴自是謙遜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