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輕工類、普通輕工類、資本密集的重工類,並細化了各類的股份制規模以及相關控制章程,以張廷玉等人之才幹,領悟起來自是並無太甚障礙,問題是一者此章程涉及到的投資額巨大,涉及面又極廣,令一眾大學士不得不慎而又慎,再加上眾大學士們彼此的立場不同,對弘晴所提之章程的態度自然也就不同,商議了數日下來,依舊沒能取得一致的意見,到了末了,只能是又將章程推回到了御前。
大學士們議不出個結果來,老爺子可就有些糾結了,不為別的,只因弘晴這份振興經濟的計劃實在是太恢弘了些,若是真能成事的話,在可預見的將來,朝廷歲入足可翻上一番,這還沒算戶部那頭的稅收所得,光是朝廷在這麼些產業中的股份分紅,便已是個驚人的天文數字,足以支撐弘晴所提出來的治河與築橋修路之所需,這於朝廷來說,無疑是件大好事,而老爺子所要做的不過只有兩件事,一是下詔透過《專利法》,二麼,便是從倭國的戰爭賠款中撥出五百萬兩銀子作為工部此項計劃的啟動資金。
《專利法》立與不立,於老爺子來說,倒是無甚關礙,左右此法與現行律法並無甚衝突,與主流思想也無太大的矛盾,真要立法,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罷了,可要老爺子從已收進了國庫中的首期戰爭賠款裡掏出五百萬兩鉅款,卻是不免令老爺子肉疼了——真能成事的話,五百萬兩銀子的投入並不算多,可若是失敗了呢,這五百萬兩銀子豈不就打了水漂,再者,老爺子眼下圈定的繼承人乃是三爺,可著眼點卻是落在弘晴的身上,倘若弘晴辦砸了這樁大事,朝局豈不又得陷入紛亂之中,老爺子安度晚年的希望自也就將落到了空處,而這,方才是老爺子猶豫再三的根由之所在。
時光荏苒,一轉眼已是九月初,而老爺子始終不曾對弘晴所上的本章加以置評,也沒將之付諸朝議,這等情形一出,朝野間的流言自不免便大起了,在有心人的推動下,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矛頭直指弘晴,諸如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之類的不堪之評價全都不甚客氣地往弘晴的腦門上扣,一時間京師風雲竟就此詭異了起來……
第517章 啟動推廣計劃(二)
等待無疑是難熬的,這都已是月餘過去了,老爺子那頭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饒是弘晴心性沉穩,也不禁有些個犯嘀咕了,不過麼,該做的準備工作,弘晴卻是不敢稍有放鬆,每日裡起早貪黑地連軸轉著,始終在忙乎著發明推廣的相關事宜,這一忙便到了九月底,“八旗商號”的兩支船隊以及海軍赴東瀛艦隊都已是再次遠航了,老爺子那頭依舊沒個響動,面對著這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局面,弘晴儘自心急得很,卻也沒轍,只能是耐心地等著。
追問?那是斷然不可為之事,不為別的,只因弘晴對老爺子的性子實在是太瞭解了些,真要是急著去老爺子處追根問底,不單無濟於事,反倒會惹來老爺子的猜忌之心,後果麼,自然也就是折戟沉沙之下場了的,這等無用功,弘晴自是不會去做,除了等著之外,卻也沒旁的辦法好想,好在老爺子倒也不致於讓弘晴等到天荒地老,這不,今兒個一大早地,弘晴才剛到了工部,都尚未開始安排一天的工作呢,秦無庸就領著兩名小太監來了,說是老爺子有請。
“孫兒叩見皇瑪法。”
老爺子有召,弘晴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匆匆吩咐了瀋河幾句之後,便隨著秦無庸一道向養心殿趕了去,待得到了地頭,這才發現殿中空空蕩蕩地僅有老爺子一人高坐在龍床上,弘晴自不免為之一愣,可也沒敢失了禮數,疾步便搶到了御前,恭謹萬分地行禮問了安。
“免了。”
面對著弘晴的大禮參拜,老爺子並未多言,僅僅只是不動聲色地叫了起,面色更是沉靜如水,看不出半點的波瀾。
“謝皇瑪法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一聽老爺子叫起的聲音不帶絲毫的感**彩,弘晴心頭立馬便是一跳,可也顧不得去細想,忙不迭地磕了個響頭,恭敬萬分地謝了恩之後,這才站了起來,躬身而立,擺出了副恭聽聖訓之乖巧模樣。
“爾之摺子,朕看了,氣魄倒是不小,然,內裡皆技也,爾就不怕有人彈劾你忘道麼,嗯?”
老爺子面無表情地打量了弘晴好一陣子之後,這才無喜無怒地開了口。
在儒家思想統治一切的歷朝歷代,技術官員從來都是倍受排擠的一類,自唐以來,工部永遠排在六部之末便是明證,不止大清如此,前明更甚——在明朝,技術官員的品階低不說,連官袍都是另類,以區別於主流官場,反倒是基本承襲了前明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