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經過著名的土木堡之後強佔了保安州。
在出了居庸關之後新軍每天的行軍速度高達恐怖的六十里以上!要知道這裡可是有著許多的山路,而且還是在天寒地凍的時節裡!
驚慌於新軍驚人推進速度的李虎匆匆忙忙的帶著人從宣化城出發。在保安州西北方向,洋河岸邊的雞鳴山下和高陽的新軍撞在了一起。
雞鳴山和洋河之間有一段河谷平原,面積不算太大。但是已經足夠兩軍在這裡大戰一場了。
高陽根本就是無所謂。打這種烏合之眾,有多少人都是白給。他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去做就好了,反正無論如何結果都是一樣。
節約時間,簡單粗暴的摧毀就是最好的作戰方式。(未完待續。。)
第七百六十二章 宣大 五
李虎這樣草根出身的農民軍將領打仗一向都是用人海去吞噬敵軍。打的贏就一擁而上,打不贏就拋下這些炮灰們,帶著老營裡那些精銳的經年悍匪們逃跑。
農民軍打仗幾乎沒有什麼戰術可言。不過基本的戰場偵察和遮護作戰他還是懂得。畢竟農民軍裡面有許多人之前都是投靠過去的明軍。在開戰之前,李虎就派出了不少老營的騎兵們四下裡去偵察。
只是,當李虎手下的這些哨探們遇上了白虎師的威力搜尋部隊之後,他們就悲劇了。
李虎手下的那些哨探們驚恐的發現自己居然成為了明軍精銳夜不收們狩獵的獵物!許多時候他們只是聽到槍聲,人或者馬就已經中彈倒地。根本就沒有衝上去揮舞兵器的機會。這種單方面的屠殺讓這些悍匪們計程車氣迅速跌落,再也沒有了繼續下去的勇氣。
隨著收割生命的火槍轟鳴之聲在四下裡不斷響起,數以百計的老營悍匪們慘叫著被擊落馬下。那些還活著的全都忙不迭的到處逃竄。偵察?戰場遮護?管不了了!他們只是土匪而已,又不是正規軍!
在失去了哨探能力之後,李虎和他手下的那些農民軍們很快就變成了瞎子和聾子。
強行壓制著內心之中的恐懼,李虎硬著頭皮帶著黑壓壓的人海迎上了新軍大陣。畢竟已經到了這個時候,雙方現在都能夠目視到對方。要是不打上一場就這樣直接撤退,那手下這些裹挾來的流民們當場就能炸了營。
而且,不戰而逃對於李虎的名聲絕對是一個極大的打擊。打敗仗沒什麼了不起的,農民軍裡面誰沒被官軍打敗過?可是打敗仗和不敢打完全就是不同的概念!他李虎日後還想繼續在大順朝裡面混下去呢。
“俺這裡人多,擠也擠死這些官軍了。要是真的打不過,俺帶著老營快馬走了便是。”李虎此刻只能這樣安慰著自己。失去了哨探能力的他當然不會知道高陽早就已經將三千多名龍騎兵派了出去,正在繞道前往他的身後去阻斷他的退路!高陽就沒想過要放他們走!
當高陽親自率領著萬餘名精銳步兵排出整齊的佇列,踏著皚皚白雪堅定的向著亂糟糟的農民軍大陣擠壓過來的時候。人數超過十萬之眾的農民軍瞬間就湧起了一陣洶湧的騷動。
這些人或許不懂得什麼是戰略戰術。但是戰場上的氣勢和殺意他們還能夠感覺出來的。這是人類自我保護的一陣本能直覺。
對面那支陣型嚴謹,氣勢逼人的明軍單單只是看著就知道不好對付。那寒光閃閃的兵器,從頭到腳的厚重穿戴,整整齊齊的佇列,激昂的軍樂聲還有那猶如實質一般的濃烈氣勢讓這些在這大冷裡面還穿著單薄的破爛衣衫,甚至還有人打著赤腳的農民軍們本能的察覺到了危險的氣息。這次可能要糟糕了。
華夏北方一直以來都是缺水的地方。土地貧瘠,農作物的產出很少,要不然也不會用漕運來從南方向北方運糧食了。北方與江南那種魚米之鄉完全無法相比較。松江府那邊一畝地的產出足以抵得上北方十畝地以上!
而造成這一切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少水。這也是為什麼農民軍起義大多都是在北方的一個重要原因。徵收遼餉的時候,南方每畝地加收幾錢銀子沒什麼大不了。可是在北方你加收幾錢銀子,唯一的結果就是官逼民反!
種了一年的地。到頭來還要倒貼給朝廷?誰願意?更何況這些年來因為冰河期的影響,北方一直在遭災。稅收對於北方來完全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活不下去的時候,除了去乞討之外,那就只能是去造反了。
雞鳴山附近是一片低矮的丘陵地區。洋河從附近流過,給這裡帶來了寶貴的水源。只可惜,水源再珍貴,在此時也是毫無用處。
滿清人、蒙古人、大明軍隊(舊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