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美軍在東海岸地區必須寸土不讓。
要知道,在西海岸地區,美軍在大勢已去之後,採取了堅壁清野的戰術。給中**隊製造了巨大的麻煩。主要就是,西海岸地區根本不存在具有重要價值的戰略設施。而且東面還有北美大陸上最為高大的洛基山脈。說白了,就算丟掉了整個西海岸地區,美國也未必會戰敗。相反,如果能夠在西海岸地區牽制住中**隊,讓中**隊不得不投入重兵,對美軍顯然有利。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美軍採取堅壁清野戰術的主要目的。
顯然。在東海岸地區,美軍不可能這麼打。
說白了,如果美軍敢於在東海岸地區採取堅壁清野的戰術,中**隊肯定很樂意接管該地區的城鎮。
顧祝同非常明白這一點,也知道美軍的目的就是爭取時間。
這樣一來,美軍艦隊肯定會盡力避免決戰,但是又不會主動退卻,會想方設法的纏住中國艦隊。
顯然,這是顧祝同最不想見到的結果。
要知道,如果拖下去的話。對中國艦隊極為不利。
別忘了,中國本土在一萬多公里之外,即便走蘇伊士運河,海運補給線的長度也在一萬四千公里以上。相反,美軍艦隊基本上是在家門口作戰。只要拖下去,巨大的物資消耗很快就會拖垮中國艦隊。
當然,最大的問題還不是後勤保障。
要知道,中國海軍之前從未在大西洋上打過海戰。並不熟悉這塊戰場,而且中國海軍官兵也不太熟悉這邊的氣候。
最大的問題是,拖下去的話。局勢很有可能發生變化。
當然,顧祝同擔心的不是美軍。而是身後的盟友。
雖然馮承乾沒有跟他談到德意的問題,但是田黛芳談了不少,而且都是讓顧祝同較為擔心的事情。
比如,德意當局並不希望中國主導大西洋上的戰鬥。
顯然,只要拖下去,隨著德意海軍恢復元氣,肯定會節外生枝。
在太平洋戰場上,顧祝同根本不會有類似的顧慮。
說白了,太平洋戰爭打成什麼樣子,都是中國海軍的事情,與德意志第二帝國與義大利沒有任何關係。更重要的是,中國海軍也不指望德意志第二帝國與義大利能在太平洋戰場上提供多大幫助。
相反,在大西洋戰場上,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即便顧祝同也沒有指望德意聯合艦隊能夠發揮作用,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這就是中國艦隊的後勤保障必須依靠德意。
要知道,當時中國海軍的運輸船隻,大多留在太平洋上,支援西海岸地區的作戰行動。
在此情況下,中國海軍在大西洋上的後勤保障,就只能依仗盟國。
此外,中國海軍在大西洋上也只有兩座港口,其中一座還在地中海里面,且這兩座港口的吞吐能力都不算大。
結果就是,沒有德意的支援與協助,中國艦隊不不可能獲得足夠的補給。
顯然,只要後方出了問題,顧祝同就有大麻煩了。
這樣一來,顧祝同就必須抓住這次機會,在德意兩國把中國海軍當成威脅之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到此,顧祝同就必須指望美軍能夠打得積極一點。
當然,顧祝同絕非沒有把握。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美軍有一個致命缺陷。
這就是,在亞速爾群島海戰之後,美軍沒有趁勢奪取這座群島,而是把該群島留給了對手。
由此,引發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
這就是,即便美軍艦隊向跟中國艦隊周旋,也缺乏最基本的條件。
可以說,這是對美軍最為不利的地方。
雖然大西洋比太平洋小得多,但是依然足夠開闊。從亞速爾群島到百慕大群島,中間隔著兩千多公里,不但超過了戰術航空兵的作戰範圍,還超過了遠端巡邏機的飛行半徑,因此美軍艦隊在亞速爾群島附近作戰的話,很難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掩護與支援,甚至連獲得偵察協助都不大可能。
事實上,即便美軍艦隊打得保守一些,局面也不容樂觀。
這就是,百慕大群島並不是一座集中在一起的大型群島,而是分佈在很大的範圍內,而且大部分島嶼的面積都不夠大。
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美軍並不重視這座島嶼。
直到英國戰敗,美國都沒有把這座從英國手裡獲取的群島當回事,只是在這裡部署了一些反潛巡邏機,並且開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