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然有崇禎的道理。崇禎是這樣想的,陝西有關中平原,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東西長三百五十公里,面積三萬六千平方公里,那可是八百里秦川沃野!一年要收多少錢糧?交個六十萬兩銀子還不是手到擒來。
崇禎這話一出,現場的官員無不是目瞪口呆,現在陝西已經是赤地千里,流民無數,若是再加上這六十萬兩銀子的稅賦,那豈不是要逼得他們全民造反!
現在那白水王二還在那裡作亂,到現在這個亂還沒有平下去,若是這道旨意下去,那豈不是要逼出數不盡的王二?在場的這些文武大員都恨不得問同一個問題:皇上,您到底是怎麼想出這般“經天緯地”的主意!
然而,想是這樣想,可是說卻不能這樣說,這時候說出來那豈不是打皇上的臉!沒看到皇上那志得意滿的神情嗎?所謂伴君如伴虎,一句話不慎,便可招來殺身之禍,這種事情歷朝歷代比比皆是,大家做官又不是做了兩三年,這點事情還能看不透嗎?
於是立馬便有官員拍馬屁道:“皇上英明,想那陝西八百里秦川沃野,自古便有糧倉之美譽,代交這區區六十萬兩白銀,簡直是不在話下。吾皇聖明。”
所謂死貧道,不如死道友,反正交銀子是別人交,於我何事!陝西民亂也不是一處兩處了,平一處亂是平,平十處百處亂也是平,反正又不用我提刀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