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然是最好的,這樣陸戰隊幾乎就不用去有什麼損失,直接上岸佔領陣地就行了。
飛機的速度遠非軍艦船隻能夠相比的,特別是艦隊中混合了大量的民用船隻,航速甚至連十節都還不到。
所以第一個編隊超越這數百艘船隻組成的艦隊,也僅僅只不過用了一分鐘不到的時間而已。畢竟兩百多公里的時速,平均每秒種就能夠移動七八十米的距離。
在離開艦隊上空之後,大約五分鐘左右,飛機終於是抵達了岸邊,而映入眼前的,也正是他們的目標,日本人設立的灘頭陣地。
飛機的高度並不高,只有五百米左右,這個高度很危險,即便是普通的機槍都能夠將他們打下來。但是很可惜,日軍所配備的馬克沁重機槍根本沒有這樣的射角,步槍又夠不著,日本人甚至都不知道飛機到底該怎麼玩,所以也就不可能會裝備防空炮之類的裝備。
六架飛機迅速的飛過了日軍的灘頭陣地,只留下了地面上一臉懵逼的日軍。這咋還從天上來了捏?(未完待續。。)
624:空襲灘頭陣地
張勇駕駛著飛機飛過了日軍的灘頭陣地,但這卻並不是簡簡單單的飛過去逞威風的。
航空兵的轟炸程式,張勇已經不知道演練過多少遍了,對於一整套流程也早已是熟知於心,對於這種沒有任何指引目標的轟炸任務,飛行員需要自行偵察,自行判斷,自行轟炸。
而這一整套程式聽起來倒是挺麻煩的,但是等到真正的熟悉了之後就會發現,其實也並不麻煩,無非也就是兜個圈子的問題而已。
飛機飛過灘頭陣地,張勇的腦袋像是個撥浪鼓似的,不斷的在左右兩側觀察著日軍的陣地構成以及陣地走向。
在越過灘頭陣地之後,後面大約幾百米是個寬約二三十米左右的深坑,而深坑的一頭,大約有幾米的寬度還沒有被挖斷,外側就是河流的入海口。
當過步兵的張勇,一眼便看出了日軍的企圖,雖然現在那個深坑內到處都是趴在那裡,可能是在躲避炮火轟炸的日軍,但這依舊無法掩飾他們的目的,在登上灘頭陣地之前,這裡的確是日軍最好的防炮場所。
僅僅只是一次的空中偵察,張勇便基本上看透了日軍的大部分部署,可以說,掩藏在陣地之後的這道深坑,或許將會成為登陸部隊的噩夢。
但是既然被發現了,那麼日本人的企圖就別想得逞。
張勇伸手指了指自己右側的兩人小隊,然後又指了指下方那段與河流僅有幾米間隔的泥土通道,然後做出了一個轟炸的手勢。
右側的兩人小隊會意,瞬間操縱著戰機開始轉向,然後就是螺旋爬升,當戰機爬升到一定高度的時候,飛機基本上也飛離了目標區域一公里以外的地方,稍稍的調整了方位,兩架飛機便一前一後的間隔了大約百米左右,以三十度的角度開始向下俯衝轟炸。
因為雙翼飛機的一些硬體限制,所以俯衝的幅度並不能太大,而且很多動作也不敢做的太勐,在歐洲那邊就有不少的戰機在戰場上迫不得已的做出了一些動作來規避敵人的攻擊,結果倒是躲過了敵人的子彈,可是飛機的機體卻無法承受這種強度,結果直接凌空解體,飛行員直接從高空處跟隨著飛機一同砸向了地面。
對於轟炸的速度,他們是一點也不著急,反正他們有大約五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去轟炸,而即便是第一批飛機無法完成任務,後面大約三分鐘後就會有第二批編隊過來接替,攻擊的梯次一共有十三個,最後會有一個雙機編隊過來收尾,然後等待回程的飛機歸來繼續轟炸。
張勇下完命令,然後便對著左側的編隊也同樣的下達了轟炸的命令,但是左側編隊的任務卻並不是躲在深坑裡的那些日軍,而是躲在工事後面的那些日軍。
躲在哪裡的確可以躲過軍艦的炮轟,但是對於飛機來說卻並沒有什麼影響,無非就是換個攻擊方向而已。
左側的雙機編隊以同樣的方式開始調整了方向,攻擊這種長形的陣地,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側面攻擊,這樣攻擊效率最高,效果也最好。
而張勇則和他的僚機就在上空不斷的盤旋著,企圖找到日軍的指揮所所在,但是很可惜,找了將近一圈,也沒有看到任何類似指揮所的地方所在。無奈之下,張勇只好靜靜的等著前去炸開河流的雙機編隊投放完炸彈,如果沒有能夠炸開的話,他的編隊會繼續重複剛才的任務。
‘嗡嗡……’
發動機那沉悶的爆發聲,自上而下的充斥在整個戰場區域附近,螺旋槳飛機的噪音總是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