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2 / 4)

小說:中華第一帝國 作者:沸點123

聽說過,而且不止聽說過,我還跟漢軍做過交易。庚子年的事情你們都知道吧?知道當年是誰打敗的洋人不?”商人問道,見眾人紛紛一臉疑惑的搖頭,如果不是場合不對,他們一定會問道,難道不是打敗了嗎?這怎麼就打贏了呢?

“就是漢軍,當初漢軍規模較小,但可是讓洋人吃盡了苦頭的,甚至還將京都從洋人的手中奪了回來,而那些洋人駐守在京都的數千洋兵,也被盡數殲滅。去年的時候,盛京那邊跟日本打仗你們聽說過吧?”商人繼續問道。

“這倒是聽說過,只不過後來就沒了下文,也不知道到底是打贏了還是打輸了。”

“當然是打贏了,沒了下文,這不是意味著洋人沒有底氣再問咱們要好處嗎?而且不只如此,我甚至聽說漢軍直接將庚子賠款中關於日本的賠款給去掉了。”說到這裡,那名商人稍稍停頓了下,左右環顧了四周,發現沒人之後,這才警惕著說道:

“諸位鄉親們,我勸你們吶,還是不要去想著反抗漢軍的事情了,漢軍可不是那些清軍,他們也不會幹什麼欺負百姓的事情。另外我在給各位提個醒,您各位呢,聽過以後就當這事沒發生過就好,千萬不可亂傳。”商人的話引起了一週百姓的注意,見商人臉色凝重,像是要說什麼大事,周圍的百姓也紛紛點頭同意。

見狀,商人這才繼續開口道:“這如今的朝廷,早已是名存實亡,這天下大事,盡是漢軍說的算。你們是沒到過漢軍管轄的直隸,京畿,盛京和河南,山東等地去過,說句實在的,那裡的百姓過的日子才叫真正的日子,比咱們這裡好多了。”

“這……這怎麼可能?難不成漢軍不收他們分文稅款不成?”一群百姓有些不太相信。

要說清朝哪點最好,那麼即便是百姓也不得不伸出大拇指,那就是在清朝,百姓是不需要納賦的。

而在清朝之前,每一個朝代百姓都需要納賦稅。

賦稅這兩個字,以至於很多人都誤以為是對百姓稅收的稅務總稱,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稅種。

賦,沒有稅多,但這筆錢是每一位百姓都需要繳納的,而這筆錢也不會流入國庫,而是到皇家的私人小金庫裡,這筆錢供皇家的日常開銷,比如說修建個宮殿啦,皇帝一時興起要獎賞大臣啦,這些都是從皇家的小金庫裡支出的。

在清朝,雖然對百姓不收賦了,但宗人府依舊是清廷的小金庫。那麼這筆錢從哪來呢?很簡單,全國所有的滿人繳納的稅款,一部分上繳兵部,一部分上繳宗人府。

而普通的漢人百姓,他們只需要納稅,這個稅款是要流入國庫的。

雖然清廷的政策是很好,看起來減少了收稅的款項,但實際上,該收的錢更是一毛錢也沒有少。不過百姓卻不管這個,他們只知道要繳納的專案少了,這就足夠了。

而這一招,也是清廷穩定天下至關重要的一步。

“當然不是,稅款一分也不能少,但漢軍在那邊正在搞大開發,幾乎一半的家庭都能找到活做,而且工錢還不低。估計現在漢軍管轄的那幾個地方百姓,已經將朝廷攤派的捐稅繳納的差不多了。”商人搖頭說道,旋即便離開了人群。

他只是一個過路的商人,對於漢軍攻城,他是沒有太大的擔憂的,反正他很清楚,只要他配合不反抗,漢軍是不會動他的。

而那些對於漢軍政策瞭如指掌的商人們,他們這個時候可是比那些百姓淡定的多。

甚至,不少的商人都希望漢軍能夠統一天下,畢竟在漢軍的轄區內,他們的生意是可以正常的競爭的,不會出現對方競爭不過,就被官府打壓的情況出現。

僅此一點,漢軍便贏得了幾乎所有在漢軍轄區內經商的商人們的認可。

壽陽縣衙內,武羊帶著他的衛隊出現在了這裡。

對於只用了短短一個小時不到的時間,便徹底的佔領了壽陽這座戰略要地,武羊心中還是很滿意的。

不過武羊並沒有打算待在這裡,他只是過來看一看情況,然後便會出城返回軍營。漢軍的軍官,從來都不會丟下士兵單獨享福,也從來都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案例。

看著被抓的壽陽縣令陳煒,武羊一時間也有些反感,抄家抄出了二十多萬兩白銀,還有很多的金銀首飾,一個小小的縣令,不貪汙又哪來的這麼多錢?

所以,武羊的決定是,對陳煒進行公審,然後直接砍掉了事。

‘咚!咚!咚!’

還未等武羊正式的對陳煒宣判死刑,縣衙外的鳴冤鼓便響了起來。對於這種鼓聲,幾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