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在地面上。
在落地的那一刻,中野浩二的身體終於是傳來了最直接的反饋,疼,那種難以描述的疼痛。五臟六腑似乎都已經被撕碎了一樣,自己的身體,就像是即將被煎烤的牛排一樣,被人用錘子給砸扁。
緊接著,中野浩二便失去了意識。
他不是第一個死在這片異國他鄉土地上的日軍軍官,也不是第一個在還沒有見到敵人影子就死去的日軍軍官,但是同樣的,他也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死在這裡的日軍軍官。
中野浩二結束了他的使命,但還有更多的中野浩二還正在等待著結束他們的使命。
由於漢軍這邊火炮口徑不一,所以彈藥的重量也就不盡相同,除此之外,炮兵的射速與裝填速度也會不同。
除了第一次的射擊還算是達到了一致以外,其餘的時間內,這十個炮兵連就沒有在出現過百炮齊發的壯觀場面。
“報告總指揮,前方觀察哨傳來訊息,請求炮火延伸。”一名通訊兵在接到前線觀察哨的訊息之後,迅速的跑到段祺瑞身旁彙報道。
“炮火延伸?”段祺瑞微微有些疑惑,這才剛剛射擊了兩輪就炮火延伸?是不是也太快了點?儘管段祺瑞心中有著百般的疑惑,但最終還是選擇了相信前線觀察哨的的觀察結果,於是繼續下令道:“傳令各連,打完這一輪之後,表尺295,高度+3。”
很快,段祺瑞的命令便傳達到了各個炮連。
一連所在的陣地,距離最遠的炮兵陣地也不過只有一公里不到,在現代這樣的環境下,能見度還是很高的。
而為了能夠儘快的傳達炮兵指令,或者是高階指揮部的指令,很多部隊都特意培養了旗兵,這個可不是八旗兵,而是部隊通訊兵的一種。
旗兵們會將指揮官的命令用相對應的旗語告訴各級部隊,然後各級部隊的旗兵在翻譯過來轉告給各級指揮官,從而做出相應的調整。
而旗兵的大量應用,不僅解決了部隊之間命令傳輸的速度,同樣的也提升了部隊的作戰效率,這一點在炮兵當中的作用是顯然易見的。
在接到段祺瑞的命令之後,各連指揮官也相應的調整了新的射擊諸元,而調整好了之後,也沒有繼續等待命令,而是直接開炮射擊。
新兵怕炮,老兵怕機槍,這也僅僅只是個傳說而已。或許在今天之前,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但是在經歷了今天這一戰之後,讓距離前線最近的那些一師和十九師計程車兵們有了一種全新的感受,誰說老兵就不怕炮?
“我的媽呀,炮兵那群孫子再這麼打下去,老子可就連口肉也吃不上了。”一師一旅,一團一營,一連連長何新趴在新挖的戰壕掩體中看著前面的戰場,小心肝不由的加速跳動了起來。
也別說是日本人了,就是隨便換個國家,只要是個人,都不可能在這樣的炮火中生存下來的。
雖然後面的齊射效果並不理想,場面也遠遠沒有第一輪齊射那麼整齊壯觀。可是上百顆炮彈幾乎還是在十秒不到的時間內接連落入相應的目標區域內的。
而每一個區域內,都有相應的炮彈照顧著,即便是那些步兵們察覺到了炮彈的落差,想要在十秒之內就躲開炮擊,還是很難做到的。
炮火,在一團的陣地前形成了一道死亡之網,所有踏入到這裡的敵軍步兵,都將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
可以說,一團是幸運的,卻又是不幸的。幸運的是,他們第一輪就得到了炮兵的全力支援,不幸的是,一旦炮兵的炮擊停止下來,那麼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這裡都將無法得到炮兵的支援。
畢竟他們所面對的是整整一個日軍師團的進攻,這道數公里長的戰線,一百門火炮是無法做到同時支援所有地方的。加上炮兵的使用方法,這也導致了每次能夠支援到的戰場只有一個團的防區。
而一團作為主力團,他們自然肩負著戰場上最重的任務,他們自然是要出現在戰場的最前端,同樣的,他們所面臨的,也必然是敵人的主力部隊進攻點。
三輪炮擊過後,炮聲漸漸的停了下來,一團前面的陣地漸漸的恢復了平靜。炮兵開始調整了射擊諸元,他們要去支援其他的地方了。
雖然漢軍的火炮並不是最先進的,可是他們的戰術卻是最先進的。
這種戰術是在二戰後才興起的新式戰術,並且逐漸的將之前的那種分散式炮兵戰術給逐漸的淘汰掉。
這種戰術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當炮兵注意到你的時候,那麼你將很難活著離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