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3 / 4)

小說:紅牆見證錄 作者:男孩不逛街

眼到了第二年的10月。那時張治中在頤和園介壽堂休養,周恩來託人以黃埔軍校教育長身份,發個通知,邀請在京的黃埔同學到頤和園*,並囑有家屬的也要偕同參加。為此,周恩來親自給陳賡大將掛電話,囑他一定偕夫人同往。19日上午,黃埔同學都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頤和園。來的人真不少:有張治中及夫人洪希厚,邵力子和夫人傅學文,屈武,陳賡及夫人傅涯,鄭洞國及夫人顧賢娟,侯鏡如與夫人李松芸、黃雍、李奇中、覃異之、張治中的女兒張素我及女婿周嘉彬,唐生明及夫人徐來,以及杜聿明、宋希濂、周振強、王耀武、鄭庭笈、楊伯濤,等。*部副部長平傑三、童小鵬兩位也蒞臨主持。

周恩來和鄧穎超按時到達,大家起立歡迎。周恩來滿面春風,招呼大家就座。他對杜聿明等6人到紅星公社插隊的情況,仔細地詢問,然後對大家說:“這次*是黃埔師生聯歡。這次文白先生在頤和園休養,趁這個機會請文白先生邀約大家來這裡見面。大家工作得很好,我很早就想和你們談談的。”

鄧穎超也站起來說:“我和黃埔沒有關係,但我對黃埔同學也是很關心的,今天也高興和你們見見面。”

周恩來轉而對杜聿明等6人說:“你們是第一批特赦的,要做好改造的標兵。你們是特赦了。但是過去的歷史罪惡,還是客觀存在不能改變的,不能因為特赦就一筆抹掉了;而人的思想行為是可改變的。赦人不赦罪。大家要引以為戒,繼續改造自己。”

杜聿明等沉沉地點頭:“請總理放心,我們一定按照您指示去辦,繼續改造自己。”

陳賡是個天生的樂天派。有他在哪裡,哪裡就不會寂寞。會餐時,他見大家都不動筷子,就動員說:“來,我們拿出黃埔的精神,把桌上的菜一掃光!”

大家都樂呵呵地動起筷子。而宋希濂、杜聿明還是有些心事:宋希濂跟陳賡都是湘鄉人,當年是跟著陳賡報考黃埔軍校的,可是後來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道路;杜聿明握著陳賡的手說:“那時我們兩人同隊,思想進步,頗得你的幫助。後來一失足成千古恨,成為歷史的罪人。感謝黨和毛主席,我今天又和你團聚了。”這也是宋希濂的心裡話,經杜聿明一說,他心裡也舒坦了許多。他敬佩陳賡:真沒想到,他又給我領了條路,而且沒有一點勝利者自居的神氣和訓話式的滿嘴教條。看來,後半生還有活頭……

會餐完畢,少憩片刻,周恩來興致勃勃地問國務院的工作人員:“大家聚會不易,要留個紀念,在那裡拍幾張照好?”

工作人員引導總理和眾人一行到昆明湖北岸的牌樓前,以巍峨的萬壽山為背景,拍了幾張集體照。周恩來又對杜聿明等6人說:“我單獨和你們照個相吧。”他叫工作人員選擇鏡頭位置,要6人站在他左右,拍完照片,他讓大家自由在園裡活動,他和張治中、邵力子幾位老人回到介壽堂休息,談話。鄧穎超則遊興未已,看到杜聿明在給別人照相,走過去說:“我的技術不好,我給你們照幾張吧。”於是她接過相機,讓杜聿明也站進隊去,選擇曲欄拱橋幾處風景,照了好幾張。

功德林陽光(9)

直到下午,大家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頤和園。

經過一段時間的勞動鍛鍊,1961年舊曆春節,徐冰部長宣佈了任命書。任命溥儀、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周振強、鄭庭笈、楊伯濤等7人,為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正式參加國家機構的工作。這個機構是周恩來創議設立的。當他在1959年一次邀集60歲以上老年人士座談時,建議老人們為教育後代,“把親身經歷記錄下來,傳之後代”,因而建立了這個機構。每月工資100元,當時四口之家綽綽有餘。有分配的公房,專員和高幹同等享受保健。

1963年11月10日,周恩來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召見溥儀、杜聿明等全體文史專員和妻子,並邀請魯迅夫人許廣平、傅作義和夫人、張治中和夫人參加,還有長春起義將領曾澤生,黃埔同學侯鏡如、黃雍等。

陳毅副總理首先致詞:“聽說大家在政協工作的熱情很高,認真負責,表現很好;加之多數人都安了家,紮了根,有所依託,這都是很好的。看來各位都是60歲左右的人了,黨和國家對各位很關心,決定讓各位在新中國裡,過一個幸福的晚年。總理很惦念各位,特邀請各位來這裡見面談談。總理為此打電話通知我,要我來參加。我是政協副主席,對各位也負有責任,很願意來參加這次*,和各位見見面。我現在要問各位一句話,臺灣放出一些流言蜚語,說各位還沒有得到真正的自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