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2 / 4)

小說:清朝種田記 作者:噹噹噹當

必擔心塘裡的水會不乾淨、缺氧,那些魚苗日見長大,十分精神。

至於雞、魚的飼料方面,大家這時才看出引章的未雨綢繆之處,大為佩服,同時也明白了她為何叫種那麼多玉米黃豆之類。原先收穫的玉米、黃豆等這時派上了用場。引章叫人把黃豆、玉米打成粉,蒸熟,混合麥麩、米糠、一點點食鹽、用水調潤,撒入塘中可以餵魚;直接用各種粉拌米飯用來餵雞;另外紅薯藤長大之後,也可以源源不斷的割下來餵魚,還有兩三畝的苦麥菜,這種菜葉子摘了又長,長了可摘,源源不斷可以一直長到八九月,也是餵魚餵雞的材料。

去了這些後顧之憂,家中暫時無事,無非是勤看莊稼罷了。引章交代了魚兒和小喜一番,告訴她倆要格外小心照看魚塘和雞棚;又說再過十天左右,那些雞就可以放養到圈起來的竹林裡了,要好生看養,別叫黃鼠狼之類的鑽了空子,竹籬笆要看牢,別出現漏洞讓它們跑了出去。

這時,竹山上的竹筍也陸陸續續的長出來了,引章便叫結巴和馮嫂駱五等好好照看,把那些長得好的、正的、結實茁壯的留著成才,歪的、斜的、弱小的或者兩棵幾棵擠在一起太密了的拔了回家做菜,馮嫂等一一都答應了。引章這才準備出行。

她這趟出門就是要去找優良的橘枝回來做嫁接,想來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南下,廣西、廣東、福建都有好的品種;一個是南下再折往西到江西,江西也是出產蜜橘的好地方。仔細一想,南方氣候酷熱,只怕水土不服,倒不如江西,從地域、地理環境來說更為接近一些。

打定了主意,便跟安寄翠辭行。安寄翠對她已是無有不答應的,當即點了點頭,順口道:“叫大腳和魚兒陪你去吧,路上也有個照應”

“娘,有大腳就可以了,魚兒還有她的事呢”引章笑笑。

“這怎麼成”安寄翠怔了怔,道:“你一個姑娘家,同大腳兩個出遠門,連個伺候的人也不帶這上千裡的路,娘怎麼放心”

安寄翠雖然沒有明說,引章也聽出男女之防的意思,她心裡好笑,想了想,道:“娘,我年紀雖小,也不是什麼都不懂的,一路上我會照顧好自己,您就放心好了我也想帶魚兒去,但魚兒是真的走不開呀再說了,估摸著也就二十來天嘛,又不是多久”

安寄翠聽她說年紀雖小云雲,一想也是,她年紀還小,避嫌什麼的也還不是那麼要緊,禁不住她再三纏磨,便道:“那好吧,僅此一次,下不為例唉,告訴吳管家再買兩個丫頭吧,魚兒以後還是跟在你身邊的好,難得那孩子心細,又是知根知底一起長了好幾年的”

“娘說的是是我疏忽了,早該買個丫頭照顧娘了等我經過杭州就和吳管家說。”引章笑道。

“我倒無所謂,重要的是你”安寄翠搖了搖頭,未免又色色的問她路上行裝及路徑打算等等,問了又免不了一番囑咐,一直問了小半個時辰才罷了。

第二天,引章和大腳一早趕路,從清河鎮直下杭州。到了杭州見了吳管家,問了問倉庫等事,便告訴吳管家記得物色兩個十四五歲的丫頭買回去伺候安寄翠,吳管家記下了,又跟她商量了件事:可不可以從那二十萬兩銀子中挪一些用來販運夏布進京?引章聽了眼睛一亮,笑道:“還是你想得妙這有什麼不可以的反正這錢放著也是放著”不知怎的,這二十萬兩銀子雖然是別人的錢,花起來她完全沒有壓力,從沒擔心過萬一銀子失落了的後果

吳管家聽罷放了心,笑道:“那就好,那我就放手去辦了還有一事,老奴不知當講不當講”

“吳管家你太見外了,有什麼話儘管說就是”

吳管家聽了答應一個是字,又怔了怔,這才望著引章,咂了咂嘴,正色道:“老奴想問小姐,咱們的玲瓏布莊,到底開,還是不開?還是一直這樣掛著牌子不營業?”

是 由】。

第69章 嫁接

吳管家聽了答應一個是字,又怔了怔,這才望著引章,咂了咂嘴,正色道:“老奴想問小姐,咱們的玲瓏布莊,到底開,還是不開?還是一直這樣掛著牌子不營業?”

引章一愣,心下暗暗盤算。其實當初租鋪面時,她就想著要開布莊的,只不過巧合的租下了慕鴻樓,不知怎的,有些不太忍心改裝這座建造精緻的酒樓,也替他的牌子可惜,一時快言快語放了話有朝一日要讓它重新開張,如見雖然還未實現諾言,自然也不會動它了。她盤算著,等朝廷徵集糧草時,手上的貨物一出手,就能賺上一大筆,到時自然有銀子再租鋪面,不過——等到那時是不是太遲了?

引章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