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解決吃飯問題,民眾餓著肚子就的造反。那就必定要搞經濟建設,就必須要漢化。
或者不漢化?靠血腥執行高壓政策?
行,那你就永遠只是野蠻民族,不漢化就給打跑回草原重新放羊——這才是“胡虜無百年之運”的深層次原因。
要麼漢化,漢化了,那就和漢人無異,還能稱得上是少數民族嗎?不經過漢化,那就統治不了,同樣的沒“百年之運”。
高皇帝對這些出虎族難免就會產生鄙夷。
實行恐怖統治?
戰爭的時候,這樣的滅族政策的確讓敵人膽寒,可這不是長久統治之道。
如今大臣們只是例行彙報工作,但是有遠見的人士難免就多說了句,“陛下,如今出虎部已經有五千兵力。”
出虎不滿萬,滿萬天下無敵。
這些提出警惕的官員倒不是完全的神機妙算能夠預知後事,也只是按著正常程式說話罷了。
當然更多的人則認為,“今我與魏戰,豈可於此之際分出兵力?”
攘夷必先安內啊。
這些人的思路說錯也沒錯,南北的前線如今不可開交,幾十萬的兵力都投下去了。而出虎部不過就五千人。
自然在這時候大家都沒見識過這一支遊牧騎兵。
滿萬天下無敵?
以少勝多也是講究限度的,以一敵三已經不錯了,但如果是一萬兵力遇到八十萬兵力呢?
大臣們根本不慌。
這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北朝卻亦有後視之人。
平章政事彭仲山回去就想著這事兒,他倒沒覺得出虎部能翻出天,只是朝廷的運作中更多要算財政經費,一切都靠經濟支撐。
南北作戰,糧草運輸是問題。戰後,戰死計程車兵家屬還要給撫卹金……彭仲山越發算賬算得頭疼。
口中喃喃自語,恰巧八歲的小兒從學裡回來,玩耍著蹴鞠,聽得父親的隻言片語,這小兒用著從學堂裡剛學到的古言的道,“阿爹,積少成多,積水成淵,螻蟻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