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過、淚水再也抑制不住,天見尤憐,杏雨梨花淚充斥著嬌軀,任由這個溫暖熟悉的懷抱圈住自己,她感覺自己是一個久遊歸家的孩子,找到了停靠的港灣。
不知過了多久,秦峰抱著她坐在椅子上,臉上莫名情緒看著張寧,小寧子不知在什麼時候居然睡著了,什麼都沒有說就睡著了,或許對這個歷經苦難的少女來講,她真的累了。
秦峰知道,張角之死張寧已經知道了,此時的張寧因為他的到來緊繃的神經終於鬆懈下來,他知道張寧的苦楚,小妮子什麼時候受過如此打擊,沒有崩潰都在秦峰意料之外。
其實,當張角去世的時候,秦峰已經差人尋找過張寧,可是不知為什麼張寧那個時候已經消失無蹤,或許這就是張角的安排,看到張寧安然無恙,秦峰心裡不知為什麼一鬆。
他有愧於張角,對張寧又有一種另類的情感,從前張寧就是黃巾中唯一一個和自己走得近的人,她需要父愛,親情,可是作為黃金首領的張角給不了,那時候張寧就對他很依賴,或許是因為張寧失去了父母,也或許是因為秦峰心中對前世的依戀,他也很喜歡張寧。
就在和張寧會面的時候,諸侯聯軍也迎來了一個來客。
方才歃血為盟結束,盟主劉焉就得到訊息,說有豪傑前來投靠,劉焉喜不自勝,這時候他剛做盟主,若是有人來投,那對他的宣告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承認和肯定。
聯軍大寨中,劉焉穩坐其上,兩邊是各諸侯列座在前,中間站了兩位衣著鎧甲的漢子。
“啟稟盟主,遼東公孫瓚率白馬義從三千騎來投,希望盟主接納,一同剿滅亂賊,掃平寰宇!”
為首的大漢一表人才,貌美出眾,眉宇之間有豪氣生輝,自信勃勃,一聲彪悍之氣告訴了眾人,他不是省油的燈,話語洪亮,豪氣雲天。
公孫瓚,在座的很多人都知道他。公元178年-公元184年,也就是黃巾之亂為起之時,時有邊章、韓遂叛亂,朝廷從幽州徵發三千jing銳騎兵,並給予公孫瓚都督行事的符節,統帥此三千騎兵征伐,公孫瓚一戰成名,麾下三千白馬義從也因此殺出了赫赫威名。
劉焉大笑道。
“哈哈哈,有伯珪率猛士來投,聯盟勢必可以一戰而下,本盟主敬將軍高義!”
言罷,劉焉舉起手中酒樽走下首座,雙手遞給公孫瓚,滿臉期待。
公孫瓚自然很高興,聯軍盟主如此看重他,他怎能不知進退,同樣雙手接過酒樽,一飲而盡。
“謝盟主!”
劉焉見狀哈哈大笑。
“將軍海量!”
公孫瓚連稱不敢,不過劉焉看到公孫瓚身旁那人,眼睛一亮,詢問道。
“伯珪,這位壯士是何人?”
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備出現,黃巾撤軍
只見公孫瓚身旁一人,身長七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劉焉皇族貴胄之後,詩書通蓋,他知道經雲:“手長過膝,蓋世英賢。”
目能自顧其耳是指耳朵高聳,厚大垂肩,自己能夠用眼睛看見自己的耳朵。亦有云:“耳大四寸,高聳垂肩者,主大貴壽長。”經雲:“耳能自睹者,吉。”
這無一不說明公孫瓚身旁之人勝是不凡,於是才有這麼一問,或許是因為對這人太過專注,劉焉沒有看到公孫瓚眼神之中的不爽,甚至有一瞬間的皺眉。
只不過,公孫瓚初來乍到,劉焉又是盟主,他不好太忤逆,正yu說話,卻不想身後那人卻對著劉焉開了口,只聽聞。
“吾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孝景帝閣下玄孫,姓劉名備,字玄德,見過盟主。”
公孫瓚眼中jing芒一閃,心中暗道又是這招,還真是臉厚三千尺!尤其是劉備擅自出面,這一次要不是劉備再三請求自己,他是怎麼也不會帶上他的,整ri裡虛偽作弄,絲毫不顯男子漢大丈夫的氣節,動不動就哭哭泣泣,甚是惱人。
且不管公孫瓚如何,就在劉焉聽到劉備自我介紹的時候,他眼神亮了,就連在座的諸侯們都是瞬間目光齊聚,緊緊盯著劉備,雖然大漢立國這麼多年,皇族子孫遍地都是,可是像劉備這樣的人,他們還沒有見過。
只不過這些人中神sè各異,宗族聯盟明顯很高興,既然劉備是漢室宗親,那也就是說公孫瓚會投靠他們,這樣一來,聯盟內部他們的實力就會劇增,這可是大好事啊。
只是誰都忽視了公孫瓚本人,他眼裡的yin婺一閃即逝,可正好被袁術看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