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運氣。
回家的時候宋家牛車上,除了一揹簍的豬骨頭,就是蘇蘭走遍了大街小巷,收集齊的調料。
農活告了一段落,現在有了時間,但蘇蘭並不想,像宋李氏一樣大量的購買骨頭,熬油與骨頭肉賺錢,因為那真的費太多的功夫。
蘇蘭想要的是更加快速的來錢——離過春節也不過四個月了,這四個月她就要賺到修房子的錢。
宋家現在的四合院,蘇蘭估摸著也要值七、八十兩,她多的不說,至少搬出去後,要蓋六間小院子。說起來,以後搬出去,肯定這房子是要賣給宋李氏的,但壓價肯定厲害,最後能給個二、三十兩,蘇蘭就謝謝她了。
雖然氣餒,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除非是宋李氏主動提出要買他們的房子,不然賣給別家的可能性很低。
到了家宋二郎就開始忙燉骨頭,蘇蘭先煮了簡單的飯食給宋三郎、蘇義兩個,隨後才一心投入火鍋湯底中。
***
沒有了王牌牛油,蘇蘭就更加的細心了。
她找了能找到的所有配料:老薑、大蒜、花椒、料酒、胡椒粉、幹辣椒、豆瓣醬、醪糟、八角、桂皮、丁香、砂仁等近二十種。
光是這配料,宋二郎就已經目瞪口呆。可蘇蘭依舊不滿意,沒有味精——到是可以用雞湯代替,可是捨不得。最後也就決定用鮮香的骨頭油代替。
另麻油——這東西也是不吃不知道,一吃便離不開的東西,蘇蘭走了幾家店鋪,後來找到了青花椒。
蘇蘭先就動手做了麻油——只將青花椒倒在熱好的花生油裡,便成了麻油。
接著將就這鍋,重新倒油入鍋——蘇蘭倒了花生油和菜油兩種,花生油有營養,菜油則香濃。油熱後放大量的豆瓣醬,翻炒油變紅後,再放其他調料。
炒香後,倒入的高湯也就是骨頭湯,燒開以後蘇蘭才放醪糟、冰糖等配料。
所有的配料,皆以壓腥、提味為主——如,醪糟、花椒、老薑、大蒜、八角、丁香都是去腥的好料,除了去腥,它們也更能讓湯底鮮香濃厚。
冬日的肉菜,算起來要比夏日更多一些。除常食的豬肉,還有大量的羊被宰殺——而羊肉最是腥羶。
十一月也進入了夜長白短的時節,酉時(約晚上六點)的時候天已經盡黑了。
加了大量豆瓣醬的湯底,紅油油的甚是喜人,各種調料的豐富也使得蘇蘭一開啟鍋蓋,它的香味飄出了很遠很遠。
***
離宋家最近的便是李嬸子家,此時的李家晚飯已經上了桌,正要舉筷呢,一陣一陣濃烈的、從來沒有聞過、但香得人抹口水的香味,讓在座的人都無心思吃飯了——與香味相比,飯食味同嚼臘。
李嬸子開啟木柵門,往宋家的方向看了一眼,她吸了好幾口香氣,還咂了咂嘴,“這宋家是做什麼啊?也太香死人了。”
要說最先聞到香的,除了蘇蘭和宋二郎在廚房忙活的他們,另外就屬同一院子裡的宋大郎一家了。
蘇蘭暗暗把宋李氏、宋小妹假裝進來借東西的次數記了下去。最後,她們兩個統供一下午來了五次。
紅湯的底做好了,蘇蘭便放了它在一邊。
清湯的底,她做的格外的簡單,只取了骨頭湯加姜、蔥熬一陣便可——蘇蘭到是想再加些山藥的,但沒這上條件,山藥太貴。
湯底做好後。便是準備燙菜的菜品。
因為家裡銀子不多,以後也要置辦東西,蘇蘭也就在鎮上買了一斤精瘦肉、半斤羊肉、以及幾隻雞爪、雞翅。其他白菜、土豆、冬瓜、豆芽小菜都是自己家的。
蘇蘭知道吃獨食是不可能的。但她也不可能把湯底端過去給宋楊氏、李氏,蘇蘭便另取了一口鍋,取了紅湯、清湯混合,又加了白水進去,接著下了一些肉和蔬菜,煮熟後便一鍋端去了宋楊氏的正房。
宋楊氏用筷子夾了一片肉,有一點腥味的肉片,鮮辣的很,她指著碗道:“這肉是什麼?怎麼有一點腥味?”
“是羊肉。”蘇蘭回道:“今天天氣冷,我就做了些。娘覺得如何?”說著一臉忐忑、期待的瞅著宋楊氏。
宋楊氏低垂下睫毛,“你有這孝心便好。好不好吃的,我也無甚所謂。只要你們兄弟姐妹妯娌之間,和和氣氣的……”
這又是因為上次種麥豬肝事件敲打她。蘇蘭低頭淺笑,“謝孃的指點。蘇蘭牢記在心。”又抬起頭,有些委屈的說:
“其實上次那事鬧得大哥大嫂不愉快,蘇蘭也愧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