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的原產地其實是古印度,只是每年都會有大量的阿拉伯商人將大量的大馬士革鋼販賣到今天敘利亞的大馬士革,由當地波斯的工匠進行鍛造,故而歐洲人稱其為大馬士革鋼。
大馬士革鋼的鍛造工藝已經失傳,但根據歷史記載其鍛造工藝十分複雜,所以大馬士革刀的成本很高昂,一般人根本裝備不起,只有少量的貴族才會佩戴。
帖木兒稱霸中亞之後,為了保證自己的軍事優勢,下令壟斷了這種武器,但金錢的魅力是巨大的,只要有利可圖,他們就算是冒著上絞刑架的危險也會去做,因此就有一些中亞的商人們冒著風險將少量的大馬士革刃帶到了肅國。
這些中亞商人們很有經濟頭腦,他們知道,這個世界對武器最為偏愛的永遠是武將,因為這是他們殺敵保命的依仗,若是自己手裡的武器優於對手的話,那獲勝的機率肯定要大很多。
因此,這些中亞商人們一開始就將客戶的目標鎖定為肅國的高階武將,他們既有需求,也有能力去擁有這個世界名刃。於是,就紛紛上門來推銷自己的武器。
果然不出他們所料,他們手裡的利器一經亮相,就紛紛折服了肅國的高階將領。最先見識到大馬士革刃的鋒利程度的是朱的愛將王虎臣。
那一天,王虎臣下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