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之處,還望殿下恕罪。”

朱快步走向前去,一把扶住胡老漢,道:“老先生快快請起,本王知道你們為我肅藩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次本王是專程前來看望大家的。”

胡老漢用十分激動和詫異的目光看著朱,若不是親耳聽見,他是絕對不會相信這樣的話的。歷代官吏對他們都是嚴加督導,似乎是他們工匠欠了官家錢一樣,萬萬沒想到今天一個堂堂的親王會親自跑來對他們噓寒問暖。

胡老漢道:“多謝王爺,能為我大明的邊陲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是小的們的榮幸。”

朱微微笑了一下,這樣的官話早已打動不了經歷了兩世的他。他掃視了一下跪在這裡的工匠,見他們穿的都不怎麼樣,而且面有菜色,很明顯是營養不好。

寫到這裡可能會有讀者提出質疑了,洪武年間是盛世,怎麼會像你說的那麼不堪。

在這裡我要說的是,古代的所謂盛世和衰世其實跟底層的老百姓關係不太大,所謂的盛世其實指的是國庫充盈,皇帝有錢花,可以盡情的去打仗,去建造大型工程,去浪。所謂的衰世指的就是國庫空虛,皇帝也沒錢花,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不光是天災**,經濟崩潰,也有可能是國家機器尤其是稅收制度失靈,皇帝失去了對國家財富的掌控力,比如明朝後期就是如此。但無論是盛世還是衰世,底層老百姓的生活都是不如意的。

第十六章 手繪水車

舉個典型的例子,清朝乾隆年間號稱盛世,乾隆皇帝又是打仗,搞什麼“十全武功”,又是修圓明園,又是編纂《四庫全書》,很有錢,很瀟灑。可是他治理下的普通百姓呢?根據乾隆年間英國使者馬戛爾尼的記載,他見到的底層中國人跟乞丐差不多。他們會爭先恐後的跳進海里撿英國人扔掉的肉類,然後拿回家小心醃製。北京的棄嬰隨處可見。可謂是盛世下的飢餓。

而在明朝初年,天下剛剛平定,生產力還沒有恢復,尤其是河西走廊這一遠離中央的地區,更是貧困交加,肅王的歲祿都比其他藩王少二十倍,更何況底層的工匠?朱元璋的盛世建立在他行之有效的基層管理組織裡甲制度及糧長制度上,這兩個制度可以讓他有效地控制全國的稅收,從而不斷充實自己的國庫,至於底層的老百姓,照樣是窮。

朱對著這一群工匠說道:“諸位工匠對我肅藩的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你們的生活卻過得很不如意,這個本王也看在心裡。本王今天來這裡是有事情跟你們商量。”

胡老漢一聽這話,立即十分惶恐地說道:“殿下有何事儘管吩咐,商量二字我等實不敢當。”心裡卻盤算著朱說這話到底是福是禍,畢竟這年頭當官的口蜜腹劍的事幹的實在是太多了。

朱道:“本王知道你們之前幹活都是按輪班制或者住坐制,本王今天來是想改變這種勞作方式。”所謂輪班是工匠每一年或五年輪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個月。住坐指的是每月服役十天,若不服役,則必須每月出銀一錢由官府另僱他人。

眾位工匠都是大眼瞪小眼,不知道朱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最後還是胡老漢鼓起勇氣道:“敢問殿下,殿下想變成那種勞作方式?”

“僱傭。”朱斬釘截鐵地說道:“本王想製作一些水車等灌溉工具,凡是被我僱傭的工匠每月給糧食五斗,絕不拖***的好的還有獎勵,但是偷懶耍滑不好好幹的,本王就把他發配到奴隸營去。”

所謂的奴隸營就是朱帶來的那群犯官家屬和奴隸住的地方。朱不會好心到對他們進行人性化關懷,罪犯如果過得滋潤那乾脆都去犯罪好了。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勞動力,而罪犯就是最廉價的勞動力。朱每天只給他們維持生命的口糧,還強迫他們去開墾土地,乾重活。如果被髮配到奴隸營,那才真叫是生不如死。

眾位工匠一聽朱這話,全都面面相覷,他們一方面對朱給予的豐厚報酬感到欣喜,另一方面又感到這個王爺好大的威嚴,動不動就把人發配到奴隸營中去。但他們還都是希望自己被選上的,畢竟誰也想過好日子,而且朱說了,被髮配到奴隸營的前提是他們偷奸耍滑,放著好好的工作不去幹,誰整天想著整這些么蛾子。況且王爺千歲對他們匠戶這麼好,要是還有人偷奸耍滑那就是良心被狗吃了,被髮配到奴隸營也不過分。

胡老漢拱手道:“敢問殿下要做什麼樣的水車?是龍骨車還是鏈鬥式水車?要僱傭多少人?”

朱道:“都不是,本王要做的是直徑達六、七丈的大水車,可灌溉近千畝良田。數量嘛,自然是多多益善,就看你手下有多少人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