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2 / 4)

小說:鐵血巴方 作者:天淨沙

就一命嗚呼,此時的商王朝實際上已經外強中乾。帝乙死後,帝辛繼位,他就是後來臭名昭著的商紂王。

末代帝王都是失敗者,而失敗當然是有原因的,中國人習慣都把他們臉譜化。不少人以為,紂王是因為貪酒好色、昏庸無能才亡國,實際上可並不是這樣。紂王年幼時就思路敏捷、聰明過人,長大以後更是鋒芒畢露、文武雙全。出眾的才能,曾讓帝乙在內的殷商統治階層對他寄予厚望。只是超群的能力下往往掩蓋著自以為是、剛愎自用的性格。這一致命的弱點,最終讓紂王眾叛親離,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紂王的失敗,固然是因為他荒淫殘暴、倒行逆施,但更多的卻是歷史的必然。真實的帝辛殘暴而已,卻並不糊塗,在挽救殷商政權方面還做了不少工作。即位的第二年,紂王就對岐山採取懷柔政策:“以西伯昌、九侯、鄂侯為三公”(《史記•殷本紀》),將姬昌封為三公之一,在商代是地位僅次於商王的最高一級爵位。第四年又來硬的一手,在今山西省長治縣附近舉行大型軍事演習(“四年,大蒐於黎”——《竹書紀年》)。

可就在這時,商的後院又開始起火—— “商紂為黎之蒐,東夷叛之” (《左傳》)。

東夷叛亂,是當時商王朝面臨的最大威脅。這邊紂王不得不打起精神對付東夷,那邊姬昌卻抓緊時間壯大自己。從個體人才的吸附,到後來各種武裝集團的整體投奔,岐山的勢力呈加速度向前發展:“二十一年春正月,諸侯朝周。”(《竹書紀年》)——這是岐山首次公開接受諸侯國的朝拜。前來朝拜的諸侯國首腦中,應該就有巴方蜀地的“友邦國君”!

把商王朝丟在一邊,卻去朝拜它的一個屬國,這種另立山頭的做法簡直是大逆不道!商王朝迅速做出反應,於帝辛二十二年冬又“大蒐於渭”,在渭水邊舉行了明顯針對岐山的大規模軍事演習。演習一結束,商紂王就將姬昌帶回朝歌,軟禁在“羑里”。

羑里在朝歌城南,今河南湯陰附近,姬昌在這裡度過了七年時光。七年中,姬昌韜光養晦,精研易經,一幅老老實實做學問的樣子。也許是被姬昌的表演迷惑,也許是為輿論的壓力所迫(“諸侯皆從之囚”——《左傳》),也許是考慮到西方的長遠穩定、需要先穩住岐山,而更大的可能是七年後紂王的苛政獲得暫時的成功,自負的他誤以為岐山從此不足為患……總之七年後,當姜子牙等人找來美女、寶馬、珠玉行賄,姬昌也承諾獻出“洛西之地”時,紂王竟欣然赦免了姬昌。

姬昌一回國,不久就接受“天命”,自稱文王,因此公元前1056年也叫“受命元年”。樹起旗幟後,文王開始全面進行滅商的戰爭準備。前1055年伐犬戎,前1054年伐密須,鞏固了西北後方。之後,文王挺進中原,征服黎、邗、崇等國,一步步滲透到殷商腹地,最終完成了對商王朝的戰略包圍。前1051年,姬昌遷都於“豐”(西安附近)。等安排好這一切,97歲的姬昌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王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

文王雖故,但伐商的戰車卻越駛越快。三年之後的公元前1048年,武王在黃河北岸的“盟津”與其他諸侯國會盟。這次會盟盛況空前,“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史記》),與會者大都是關中地區的軍事集團和西南方向的巴蜀各國。

現在看來,“盟津觀兵”顯然是武王對盟國的一次試探。巴蜀之師雖聯絡已久,但是否召之即來、來之能戰,姬發心裡沒有底。姬發將文王靈位擺在戰車中央,自稱“太子發”,意思是秉承文王遺志。聯合軍事演習結束後,疑慮消除了:“八百諸侯”不僅步調一致、士氣高昂,而且躍躍欲試,紛紛請命武王舉兵伐紂。出人意料的是,武王卻下令班師。

“西伯既卒,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爾未知天命。’乃復歸。”(《史記•殷本紀》)

既然巴蜀之師值得信賴,武王為什麼不趁機東征朝歌呢?也許吳越一帶 “翦商”火候未到,殷商的實力還沒有消耗到臨界狀態。或者文王剛死,武王的威信尚未鞏固。不過,經過“盟津觀兵”,武王的領袖地位已得到確定。

大爆發前的寧靜,令人窒息。歷史和地理,總是在不經意間互相糾纏——狹長的關中平原,就像一條深入母親體內的產道。西有氐羌、南有巴蜀,為新生的西周文明提供不絕的滋養。短短百年間,這股力量迅速成長壯大,即將瓜熟蒂落。腥風血雨中,他的誕生會迎來一個清明世界、朗朗乾坤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