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3 / 4)

小說:抗戰鬍匪 作者:竹水冷

*的旅長是你,有什麼事你自己掂量著辦就好。兩句話把鄭潤成給打發了!

鄭旅長告狀沒結果心裡的火兒就更大了,回去之後正準備找個茬子收拾胡飛的時候,後勤處長來彙報買糧食的事了。

聽說胡飛把那批糧食低價賣給了後勤處,鄭潤成欣喜之餘,心裡卻對胡飛產成了一種深深的無奈感。

第五章 艱苦行軍

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七日夜,第一批隨軍撤退的民眾乘專車離開多木斯克,經海參崴換乘智力無恙號輪船開往天津塘沽再轉北平。五天之後,也就是二月二十二日,四萬義勇軍離開多木斯克經陸路,步行前往新疆塔城回國。艱苦的長途行軍就此開始。

專車並不能載太多的人,無恙號輪船同樣帶不走大批的民眾。第一批乘船去天津的只有一兩百位軍官和烈士的家屬。剩下計程車兵和家眷全都得跟著大隊步行走到新疆去。

軍旗招展、繡帶飄揚,一支大軍艱難地行進在風雪漫天的曠野之中,這就是要借道蘇聯回國的東北抗日義勇軍。

離開多木斯克之後,一連三天,義勇軍始終走的是荒無人煙的曠野。連著三天,路上連一戶人家都沒遇上。義勇軍的歸國之路就是一條荒無人煙之路。在離義勇軍大部隊幾百米的地方有一支蘇聯騎兵,始終跟著義勇軍的步伐前進著。說是護送,其實就是監視。

義勇軍十二月初退入蘇聯境內到了多木斯克。幾萬軍民因為南京政府和蘇聯當局談判而滯留在該城城郊將近三個月。多木斯克小城規模不大、人口也不多,根本就沒有太多的餘糧來養活這四萬軍民。義勇軍就算拿錢出來也買不到足夠的糧食。

這兩個多月,除了少數人能從城裡買到食物之外,義勇軍基本上都是靠從國內帶過來的糧食生活。和其他部隊的缺衣少食相比,救**第二旅家底稍顯豐富一點,有胡飛從伊萬諾夫手裡搞到的那五車麵粉,省著吃還真能頂段時間。

到了這會兒,鄭潤成自然就不再和胡飛計較倒賣大煙土的事了。胡飛用煙土換來的糧食讓第二旅的糧食儲備比其他部隊多了老大一塊。在所有部隊糧食都已經將要見底的時候,有了這五車糧食,鄭旅長的腰桿當然就顯得比別人都硬。

從多木斯克到新疆塔城可是一段不近的路,初步估計,這段路最少得走兩個星期。剩餘的糧食頂多只夠維持五天,接下來的將近十天可怎麼走?各路義勇軍頭領相互一碰頭全都苦了一張臉。

誒,有人忽然想起鄭潤成了!聽說鄭旅長出發之前從蘇聯人手頭搞了好幾卡車糧食!走,咱們去找鄭旅長借糧去!

要不說,想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胡飛從伊萬諾夫手裡買了那卡車麵粉他自認為做得隱秘,其實所有的義勇軍頭領基本上全都知道了。只不過那時候大家夥兒都不缺糧,也沒人在意。現在糧食緊張了,就都想起來了。

鄭潤成不知道怎麼回事。聽說各位將領請他去開會,鄭潤成還以為大家夥兒是請他去商量前途行軍的事呢。其實他這麼想也沒錯,借糧食可不就是和行軍分不開嘛。

等到了會議所在的營帳之後,眾將等鄭旅長一進來,一個個笑嘻嘻的亂打招呼,就連平常不怎麼說話的也湊到跟前主動向鄭旅長問好。鄭潤成稀裡糊塗的就坐到了眾人中間。

會議正式開始。剛開始先走過場一樣講了這三天來部隊裡發生的事情,再展望一下未來。接著就有將領開始訴苦,說自己的隊伍已經斷頓了,有老人和孩子從中午就沒吃飯了等等。

訴苦的人越來越多,說著說著場面就有點亂了。這個說他部隊裡有老人和孩子在捱餓,那個立馬就反駁:你不會先緊著老人孩子吃飽了再讓戰士們吃?我們部隊就是這樣,老人孩子一個沒捱餓,就是士兵們現在每頓飯只能吃個半飽了。

另外一位乾脆站起來說他已經開始採取限量供應了,每人每頓飯只喝一碗稀粥!

吵吵嚷嚷中,鄭旅長逐漸就聽出了端倪。鄭潤成可不傻,不但不傻,他腦子還聰明著呢!眼看情況不對,鄭旅長站起身就要告辭:我隊伍裡還有點事,先早一步,咱們改天再聚!

他這邊想走,那邊人家就把門堵住了!您不能走,會還沒開完您怎麼能走呢?過來幾個人拉著鄭潤成就給摁倒座位上了。鄭潤成臉往下一沉就有點發怒了,“楊耀鈞、應占斌、劉萬奎,你們要幹什麼?”

劉萬奎外號叫劉快腿,想當初也是一方鬍匪頭領,為了抗日投靠了義勇軍,算是和胡飛出身相同吧。

就見這劉快腿笑呵呵的衝著鄭潤成一抱拳,“鄭旅長,兄弟可不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