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然知道曹雪芹家就有一處“芷園”,園中有一個“懸香閣”。又,我曾考明康熙與大畫家禹之鼎曾繪《天香滿院圖》,恰好如今恭王府裡還有保留一處完好的慎郡王(即小說中的北靜王原型)所書“天香庭院”和匾額珍貴文物。試問:曹雪芹卻把秦可卿自盡之樓取此二字為名,此又何義?此第四謎也。
第五謎:小說回目有“秦可卿死封龍禁尉”八個大字,也是人人皆知。我倒想問一句:這話通嗎?所謂封龍禁尉的是賈蓉,怎麼說成是秦可卿?若說所封的是龍禁尉夫人,那根本不成一句官話。因為歷史制度上絕不存在這樣的怪話。再說,官職榮譽素來有“生封死贈”之語。秦可卿已死,如有職級可言,那也只能說是“死贈”,而不能說“死封”。曹雪芹大才、奇才,難道連這樣一個大俗話也不記得嗎?但他偏偏大書“死封龍禁尉”,此又何理?此第五謎也。
第六謎:其實,若是真想寫一句通順明白的回目,不是毫無辦法,比如,完全可以寫作:“秦可卿死贈賈恭人。”那就是說,因為賈蓉充當了龍禁尉,秦可卿就可以成為賈氏門中這一位恭人品級。然而,放著比較通順明白的回目不用,偏偏寫出那樣一句大為不通的怪話,我們能夠相信這是毫無另外緣故的嗎?此第六謎也。
第七謎:秦可卿既亡,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不但個人先來祭弔,隨後又鳴鑼打傘,乘轎而親來上祭。這是以官家身份特來“表態”。此點劉心武先生和另外專家學者都曾指明。當他詢知賈珍之意要為賈蓉捐官時,他立即說明:三百名龍禁尉中還剩了一個缺,便命快寫一個履歷來,說是要去找“戶部堂官”老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