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呢。他家住我家旁邊。他上過學的學校在我學校旁邊。他生日和我差一天。每次見到他。就像見到一個親哥哥一樣。真實
因為緣分。要提到的。那必須要說下劉哥了。劉哥是我姐的朋友。我們認識後很談的來。他比我大。在他那。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他為人很和善。也很真實。我的很多工作上的事。都是他幫我的。有的時候。我真的覺得自己。怎麼遇到這麼多好人。
仔細想想。這些年;我們經歷了不少。很多人拿我們經歷的和老輩人比。要我說。這個沒有可比性。看怎麼比了。計劃經濟的時代。他們可能10年20年30年不變。天天都一樣。連新聞都沒有。但是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也許半天的資訊量就能比上他們好幾年的。但是。又有不能比的。就是經驗。老理兒。在看事情遠見的問題上。多聽老輩人的。準沒錯兒。
我在幼兒園是成長在姥姥家。學前班在奶奶家。上學以後一直在家。我奶奶家在樓下。姥姥家在附近。我的童年成活。很完整。
我的姥姥是個很利索和嚴厲;但是禁不住2句好話的人。在我眼裡。是個完美的老人。就是那種對你的關心。就像小時候不會追著你餵飯。卻做好飯等你的感覺一般。我小時候我媽媽追著我餵我。我姥姥就喊。你家缺祖宗啊。其實我姥姥一樣的疼愛我。只是表現的不一樣。我姥姥確實喜歡男孩。對於我這個外孫子和孫女沒區別。所以我一直不明白很多人說外和不外的區別大在哪。我就沒感覺到過。不管多少人在場。我姥姥總會問我的意見。吃飯問我點什麼。買東西問我好不好。大到國家形式。小到一道菜多少錢。這種感覺就是一種珍愛。就是一位老人從眼光到行為對你的喜愛。
我姥姥總會給我錢。我也是從高中以後才不要的。姥姥沒有文化。但是卻看的懂很多字。不看新聞。卻懂得很多大是大非。這可能就是人生的經驗吧。她總說。她看明白了。等以後老了誰也不會在身邊。雖然她這麼說。但是我明白;她很需要人。只是她過獨了。我張大以後不老去姥姥家了。姥姥也知道我忙。就沒老叫我。可是每次去的時候。姥姥都是對我既想念。卻又不好說出口的感覺。姥姥對我說的話在意有加。如果我今天隨便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