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在廠房裡尋尋覓覓,找到了一節腳踏車氣密芯用的細緣膠管,這東西的用途挺廣泛,打針輸液時,也用它來綁手腕。
“你看它行不?”餘生問道。
陳八尺看到膠管,想起了氣密芯的結構,有了想法。
兩個人開始實驗。
接下來的幾天。餘生白天睡覺、看“電子遊戲記事簿”,晚上先自己忙活,等陳八尺那邊忙完之後,再和他一起做。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三天黎明時分,兩人搞出了第一臺能夠好好玩的“水力遊戲機”。
夜晚的天空是深藍色的,廠房內的陳八尺捏著兩邊的按鈕,看著薄玻璃下,浸在水裡的小木環,努力讓所有圓圈都掛在小木柱上。
“怎麼樣,好玩不?”餘生問道。
“挺好玩,生子你的想法真不錯。”陳近南誇道,“就是有點小,要是像最開始那個那麼大就好了。”
這臺已經能玩的“水力遊戲機”,可比最開始的初號機小了不知道多少。
看了“電子遊戲記事簿”的餘生,覺得“水力遊戲機”的定位就是掌上游戲機,是那種可以便攜,揣在兜裡,想玩就能玩的機器。所以,它不能太大,必須變小。
“那是因為你手太大了,才會覺得小,你看,我拿著就不覺得小。”餘生拿過來放在自己的手裡。
“做出它真不容易啊……”餘生按著按著按鈕,忽然感嘆道。
真的挺不容易。
餘生和陳近南這兩天,不知道解決的多少問題。
實現了噴出水流結構的時候,餘生以為沒問題了。
哪想到組裝完的第一臺機器,像是個篩子一樣,渾身四處漏水。
密閉性的問題解決了,又發現長期泡水的木頭,會吸水變形。
不會吸水變形了,餘生玩的挺開心,他一不小心沒拿住,把它掉在了地上,玻璃碎了,把他的手割壞了。
遊戲機怎麼能傷害到人?
餘生在玻璃板的外側,貼上了寬膠帶,這樣就算它破了,也還都粘在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