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2 / 4)

小說:太上真魔 作者:宮本寶藏

猶如碧色連天的竹海。

“道友不必如此,我將這些乙木靈氣採走,山中竹林勢必受到影響,甚至枯萎。”張潛阻止道,也是不想欠下太多人情。

“以前我修煉《虛無自然本起經》不得要法,蒼木生靈氣和純陽真氣一直從體內逸散,萬竹嶺受其影響,才呈現常年蒼翠之景,四季如春,已是違反四時季節,我將木氣抽走,還其本來面目,也不無不妥,巫山山神亦不會追究,道友隨意採集便是。而且竹木生髮之氣為萬木之最,生長速度極快,便是今曰枯萎,來年又可生成萬畝竹林,道友不必為此介懷。”孤直公微微拱手錶明告辭之意,也不再停留,輕輕一拂袖,身形飄然朝山下而去,自然是想給張潛騰出一點清靜。

山外風吹竹韻,颯颯如雨。

放眼望去猶如碧海潮生,但見一片翠綠的濃雲籠罩于山頭,極遠之處,一點枯黃漸漸侵蝕,像竹林更深處蔓延,而山嶺近處竹林卻似雨後的菌菇一般,已肉眼看見的速度生長著,上萬畝竹林的乙木靈氣盡數朝山嶺處匯聚而來,猶如朝聖一般,張潛先還不覺,此時靜下心來,微微感受,只覺乙木靈氣猶如汪洋一般。

這孤直公身為萬竹嶺山神,便似此間主宰,所有靈氣都受其執掌,而他本身亦是老竹修成的精怪,對乙木靈氣更有一種先天的親和力。

他雖不懂法術,然而只有身在萬竹嶺中,他便擁有翻天覆地的手段。

然而如今將這些乙木靈氣全部交予自己採煉,實力必然是大打折扣,此禮不可謂不重。

張潛微微思忖,在想這份人情如何償還,而後念頭一轉不再多想,按照青槐道人傳授的法門,張潛心境沉入一種奇妙的意境之中,就好像自身化作了一株古枝葉繁茂的古樹,根系在土壤之中不斷的延伸,瘋狂的攫取一切養分,將其他弱小樹木剋死,而後從中吸取乙木靈氣,這便是神木峰道術的立意,也算極為霸道的法門。

然而想發揮出此法妙用,卻有一前提,便是自身足夠強大。

便似神木峰上的那株萬年雪木,樹冠猶如天蓋,籠罩諸峰,根系猶如魔爪,扎入山腹之中,方圓數十里地內的養分、陽光,都被它獨佔,全峰上下,寸草不生。

若至如此地步,這門道術也能化腐朽為神奇。

可自身若只是一堆灌木,不過剋死兩株野草,又能掠奪多少乙木靈氣?

不過樹木也是可以生長壯大的,此術修煉有點類似於滾雪球的效果,越至後期越是厲害,但因此有了一個初期積累的過程,不能彰顯出魔道功法的勇猛激進,哪怕與正道法門相比也強不到哪裡去,卻又不如正道法門安全、穩妥,神木峰衰落也在情理之中。張潛之前未曾修煉過任何木系法門,體內一絲乙木靈氣也沒有,毫無積累,完全是從零開始,因此格外吃力,不似修煉《心神幽虛煉火訣》《潮汐劍訣》那般勇猛,便是孤直公將方圓百里地的乙木靈氣都匯聚再了一處,依舊有些緩慢。

“似這樣按部就班的修煉,等將經脈貫通,至少也是兩個月以後的事情了。”張潛微微皺眉,雖與正道法門相比,也算不慢,但就如今局勢而言,耗時偏多。

正為此頭疼,而後心中靈光一現,卻是想起了之前剛剛看過的《虛無自然本起經》,此經自內而外,肝中生木,便是壯大自身之法,與那神木峰的道術豈不正是互相彌補,當即運轉其中法門,沉心靜氣,很快入了定境之中,正道法門修煉起來要比魔門道術更容易著手,尤其張潛精通醫理,對經文理解極為透徹,更是如魚得水,不過片刻,便將氣血按照經中所言方式匯聚在肝臟附近,猶如蒼龍盤踞,不過多時,便有一絲青色的氣流從肝臟中逸出,散於體內,吸附毒素穢物,渾身清透。

這一絲青氣自然便是《虛無自然本起經》中所言的蒼木生靈氣,品質極高,妙用亦是無窮。

道教四象之中,青龍屬木。

這一絲蒼木生靈氣便隱隱散發一種獨特的氣息,猶如東方青龍,雖還微弱至極,但亦彰顯此道術之不凡。

比神木峰道術不知高深多少,可惜正道法術皆是如此,修練起來極為緩慢。

若非他修成了無漏靈體,體內氣血比常人強大近乎百倍,又豈能輕易煉出這絲蒼木生靈氣來。

神木峰道術與這《虛無自然本起經》,一個由內至外,一個由外而內,並不衝突,一直在同時運轉。

體內那一絲蒼木生靈氣誕生之後,自身得以壯大,而且身上隱隱散發出蒼龍的氣息,使得他運轉法門之時,整個人就好像一株植於天地間的巨木,枝葉猶如垂天之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