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聖壽無疆!”
元始天尊點頭。道:“平身吧!待到姜子牙拜謝而起。元始天尊問道:“姜尚。你入我門庭多少時日了?”
姜子牙恭敬的回道:“啟稟老師。弟子自三十二歲拜入崑崙山。至今已有四十年矣!”
元始天尊點頭道:“姜尚。你命中無緣仙道。如今人間商紂無道。西周當興。你有將相之福。將來位極人臣。可享盡人間富貴。你這便下山去吧!”
姜子牙聞言大驚!忙跪倒苦苦求道:“老師慈悲!弟子一心只求大道。無心眷戀凡塵富貴。望老師憐憫。留弟子于山上修道!”言罷叩首不已!
元始天尊見狀嘆了口氣。道:“你命該如此。天道既定你乃封神之人。怎可違背?還是下山去吧!莫再拖延了!”
旁邊的南極仙翁亦上前勸道:“師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天數註定。你命中註定享人間富貴。還是下山去吧!日後還有上山之日。莫再延遲。以免惹惱了老師!”
姜子牙聞言只的回到洞府。收拾了一番。再次進到玉虛宮拜泣道:“弟子不敢違背老師法旨。這便下山。只是還望老師慈悲。告知弟子將來歸著如何?”
元始天尊言道:“你今既已下山。吾有八句偈子。後日自有應驗。偈曰:
二十年來窘迫鄉。耐心守分且安然;
溪石上垂竿釣。自有高明訪子賢。輔佐聖君為相父。九叄拜將握兵權。
諸侯會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
你當謹記了。雖然此番下山乃是應天輔佐聖主。但日後功成之日。自有上山之時!”
姜子牙聞言方才臉露喜色。遂拜別了元始天尊與一干崑崙山眾仙。在南極仙翁的相送下出了崑崙山。徑直往朝歌而去。
待到姜子牙走後。元始天尊揮退了眾仙。玉虛宮再次陷入了沉寂中。忽然從紫霄宮中飛出一道金光。瞬間便穿越了混沌。來到了元始天尊的面前。
元始天尊一驚。定睛一看。卻見金光閃爍中。顯出一物。乃是一木鞭。長三尺六寸五分。有二十一節;每節該有四道符印。總共八十四道符印。這時。一道聲音倏忽傳入元始天尊的耳中。道:“此物乃是打神鞭。可打三界犯劫之仙;封神之時。你可賜予姜尚。以完殺劫!”
元始天尊大喜的接過打神鞭。手捧著它朝著紫霄宮方向拜道:“弟子拜謝老師賜予神器!”
在打神鞭出現在玉虛宮之時。三十三天之上的眾聖業已知曉。眾聖反應不一。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準提道人一撩手中的七寶妙樹。臉露喜色。喃喃自語道:“鴻鈞老師賜下了打神鞭。豈不意味著封神將啟?善哉善哉!東方卻是有與我西方教有緣之人。貧道當往度之!”言罷儘自出了道場。勁往東方而來。
媧皇天。女媧娘娘嘆道:“封神將啟。不知有多少神仙隕落!”感嘆一番。望著宮外那個多年來一直孤寂無言的身影。輕聲道:“或許。該是你下界一番了!小十!”
火雲宮中。人族三位聖皇彼此相視一眼。軒轅黃帝開聲道:“可惜殷商。天幸西周!只是我軒轅子孫彼此殘殺。如之奈何!”原來夏、商、周俱是他之子孫。雖然無論哪家的天下。都是他軒轅的子孫統治著人族。只是畢竟是自己的子孫。難免心有不忍。
伏羲勸道:“皇弟無須如此!潮升潮落乃是自然之道。不可太過在意了!”
軒轅黃帝聞言只的無奈的點點頭。
禹余天。上清境。通天教主臉色陰沉。默然無語!只是望著紫霄宮的方向。目光閃爍。
清虛天。玄清境。鴻玄微微笑道:“打神鞭麼!”
正是:齊家感念聖父恩。封神將啟打神鞭!
第三卷 第十二章 鹿臺之血,相救比干
話說姜子牙下了崑崙山,勁往朝歌一路趕來,終於投靠了朝歌的同親表兄宋異人,在他府中安定地住了下來。
那宋異人卻是個實誠之人,見姜子牙年過七旬仍是單身,於是出錢為他討了房媳婦馬氏,只是姜子牙四十年於崑崙山上修道,雖未證得仙道,道術卻也學得一兩分,卻不曾習得紅塵謀生之道,賣柴賣不成,賣面又賣不成,做掌櫃又做不成,是以無以養家,馬氏日日與他吵鬧。
宋異人見狀亦不忍,知他曾習得些道術,更親眼見他收服了宅內五鬼,是以幫他在南城尋了一門戶,讓他開了個算命店。
好歹也是曾聽道於聖人,也學了些本事,雖未入仙家法眼,但在紅塵中也可混口飯吃,一來二去,在朝歌中也闖出了些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