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的糧草,只是沒想到一仗都沒打,冀州就拿下來,算起來之前調兵花費的錢糧,是浪費了很多。
兵是都到冀州了,錢糧也都用過了,仗卻沒打。這一來一回的消耗,讓阿斗肉痛的很,再想想安置樂陵的曹軍和那十幾萬黃巾軍,又得花費大量的錢糧,阿斗就憋屈的很。
出兵打仗就是這個樣子,不賺就算虧,如今在冀州,阿斗有兵有糧,卻無從下手,大有一種吃啞巴虧的感覺,不過很快,幽州駐守的姜維一封奏摺提醒了阿斗,阿斗決定兵發遼東,討伐公孫淵。
對於漢軍來說,無論是是士兵還是將領,都已經到冀州了,若是直接回去,反倒不如順勢北進一舉攻下遼東,幹掉公孫淵。
魏國滅亡,如今天下二分,算起來大漢控制的人口要多一些,但是東吳所控制的地盤,無論是荊州、淮南、徐州、江東。都是產糧之地,冷兵器時代,有糧食就有人口,可以說東吳日後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
公孫淵打得是左右逢源的主意,不過公孫淵畢竟與阿斗接壤,對於東吳來說,公孫淵是一個拉攏的物件,而對於大漢來說,公孫淵不但是一個拉攏的物件,更是一個潛在的威脅。所以幽州的姜維,向阿斗上書。提出趁著大軍都在冀州的時候,東征公孫淵。
阿斗經過深思熟慮以後,也覺得姜維說的很有道理,隨著魏國的滅亡,孫劉聯盟已經徹底的瓦解,這天下二分,今後的日子裡,大漢朝與東吳一定是連綿不休的戰事,與其等到日後與東吳交戰的時候還得小心的防備著後面的公孫淵,不如趁現在把公孫淵給解決掉,一勞永逸。
於是阿斗命魏延為主帥,馬秋、郭淮為副帥,姜維為先鋒,領大軍進攻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