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2 / 4)

小說:阿斗 作者:宮本寶藏

去長安通報了阿斗七煞衛地位置。

從藍田到長安地距離比從藍田到子午谷近一半還多。所以張既在得到阿斗地訊息以後。立刻發兵追擊阿斗。阿斗這一邊因為不熟悉道路。再加上阿斗前往子午谷內探查了一番。所以耽誤了一些時間。使得雙方距離地差距並沒有相差地太大。

七煞衛一路西行,過了沈嶺,直奔斜谷而去。

斜谷位於現在的陝西省終南山,這斜谷全長四百七十里,兩旁山勢險要,斜谷北面的谷口稱為斜,南面的谷口稱為褒,所以斜谷又稱為斜谷。

阿斗再次喬裝成了百姓,來到了斜谷前。

斜谷前面的曹軍守軍要比子午谷裡多了不少。不過出入斜谷依然是非常地容易,交了過路的厘金以後,阿斗再一次走到進了斜谷。

阿斗狂奔了幾十裡,道路也漸漸的變得狹窄起來,兩旁盡是陡峭的大山。相比起子午谷,斜谷的道路地確要好走的許多,但是依然不適合大規的騎兵行走。而斜谷內長四百七十里,步兵行軍至少也要十到十五天的時間。

阿斗快走擊鼓,趕上了一個行路的行腳商人,從行腳商人口中打聽到了這斜谷的情況。

這斜谷的道路,越超前走,越是難行,平時天朗氣清還好,若是下雨的話,斜谷內的道路根本無法正常的通行,而即便是雨後天晴,泥濘地道路依然是難以行軍。在陰雨綿綿的季節,這些行腳商人被困在路上十天半個月不得行進一步是很正常的。

得到這個訊息以後,阿斗不得不再次的放棄走斜谷入蜀。四百七十里,雖然比子午谷短了接近三分之一,但是騎兵的優勢依然是無法發揮。在缺乏後方不斷補給的情況下,若是萬一遇到陰雨天氣,恐怕手下的七煞衛都會餓死在路上。而且阿斗還要考慮到後面追兵的問題。

阿斗再次出了斜谷,回到的七煞衛大隊當中。

“公子,怎麼樣,這斜谷可能通行?”

阿斗搖了搖頭:“不行,雖然比子午谷好走一些,不過走子午谷還是太冒險了!咱們還是得繼續向西。”

“公子,再繼續向西的話就到了散關了!”

“恩,好,咱們就去散關看看情況!”

……

之前為了吸引曹軍地注意力掩護文欽帶家人離開,阿斗特意帶兵在子午谷前晃了一圈。這一次為了節省時間,阿斗並沒有讓七煞衛去斜谷

蕩,而是直接向著散關奔去。

很快,七煞衛就過了縣。

緊接著,阿斗仍然是一路向西,沿著渭水,直奔五丈原。

看著路邊豎著的石碑上“五丈原”三個大字格外醒目,阿斗微微的嘆了口氣。沒想到,前面就是五丈原了!

如果沒有諸葛亮這個人物,五丈原可能不會為人所知,而正是因為諸葛亮最後病死在五丈原,使得五丈原成為了天下人皆知的一個地方。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想起諸葛亮,阿斗輕輕的嘆了口氣,諸葛亮出師表中是這麼說地,也是這麼做的。六出祁山,以蜀國弱小地國力來對抗強大的魏國,而每每都是讓魏國手忙腳亂,如果不是司馬懿地話,說不定長安真的可能守不住。

“哎……”阿斗再次嘆了口氣。歷史地實際情況擺在那裡了,蜀國經過夷陵一敗以後,國力遠遠不如魏國,甚至連東吳也遠遠不如。即便是有諸葛亮這種人在,也無力迴天。

如今的蜀國還沒有經過夷陵的殘敗,應該還有一戰之力,但也僅僅只是一戰之力。若以一戰無法取得足夠戰果,攻取大面積的土地的話,慢慢的消耗下去,歷史還會回到原來的地方。哪怕是劉禪不昏庸,恐怕也難擋大勢。

“人口啊人口!”回頭想想,阿斗前世的時候,戰爭還從來沒有擔心過人口這個問題。那時候大清有好幾億人口,相比起來如今大漢加起來不過寥寥千萬人,簡直是多的太多了。

“公子,不好了,後面有追兵!”向飛過來說道。

“追兵?這麼快!”阿斗愣了愣,隨後反應過來,自己在子午谷與斜谷耽擱了太多的時間,給了曹軍時間追了過來。

不過如今阿斗身處渭水沿岸,這渭水流域全都是闊野千里的平原,非常利於騎兵作戰,所以阿斗並不太擔心後面的追兵,鬧怕是人家就緊跟在後面,七煞衛仍然可以憑著雙馬的優勢迅速的甩開敵人。

“傳令,所有人加速前進,繼續向西去散關!”

兩個時辰後,大約有三千騎兵來到了五丈原。帶隊的是一員中年將領,這人身長九尺,背上揹著一杆大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