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曹彰說道:“子文,此去上郡,路途遙遠,萬事都要小心行事,切不可意氣用事。”
“臣弟明白。”曹彰點了點頭。
“好,來,咱們兄弟乾了這一杯!”曹說著,把手中的酒一飲而盡。
前面曹彰也急忙把另一杯酒就喝乾。看著曹彰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曹臉上掛上了一絲詭異的笑容。
……
賈詡所說的五胡便是匈奴、鮮卑、、、羌五族。漢末時代,這五胡盤踞在大漢的北方和西北方。不過在三國時代,這五胡還不足以對漢族造成致命的威脅。但是因為漢族在三國時代消耗了大量的人口,使得西晉時期,中原人口對這五胡已經無法造成*人口上的優勢了,所以後來五胡大舉進攻中原,出現了紛亂的南北朝時代。
五胡當中族與族本是一家,生活在大漢的西北方,而且經常與漢人雜居,涼州很多百姓身上都有羌族
的血脈。
因為與漢人雜居在一起,所以三國時期羌族是半遊牧民族,羌人當中既有像匈奴鮮卑那樣靠遊牧為生的,也有像漢人那樣依靠農耕為生的。
族原本是羌族當中的一支來從羌族當中分化出來。族是一個農耕的民族,而且在農耕上面的技術並不比漢族差。而劉備也曾經遷過一部分族到漢中。農耕民族新生兒的成活率和人均壽命都遠在遊牧民族之上,所以近幾年族發展的非常快。
羯族是近幾十年才出現在大漢邊陲的一個少數民族。按理說羯族這種新丁應該是最不好混的是族人各個好勇鬥狠,而且兇殘成性,十分記仇。所以羯族很迅速的在大漢邊陲站穩了腳跟。羯族的戰鬥力非常強雖然羯族人比較少,但是哪怕是匈奴人可鮮卑人,也不希望和羯族起衝突。
匈奴是大漢朝的老敵人了。
戰國時期開始,就不斷地受到匈奴人的攻擊。而漢初時期更是匈奴最強勢的時候高祖時期開始,大漢一直對匈奴稱臣納貢。後來武帝北伐匈奴,總算是暫時解決了大漢北方的這一大患。而到了東漢末年,匈奴人漸漸的衰落,被烏丸、鮮卑等族所取代,因為生存空間不斷地縮小很多匈奴人選擇向西遷徙,如今大漢周邊數得上的匈奴人也只有南匈奴左賢王部的劉豹了。
大漢周邊各族當中卑的勢力最為強大,無論是人口還是戰鬥力卑人都不比當年全勝時期的匈奴人差,但是如今的鮮卑人有一個很大的缺點是不夠團結。
靈帝初年,鮮人的大汗檀石槐曾經一統鮮卑,但是沒多久檀石槐就死了,鮮卑再次陷入了分裂當中。如今的鮮卑非為東部鮮卑、中部鮮卑和西部鮮卑三個大部族和無數的小部落。
東部鮮卑是有幾個大部落聯合成的,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首腦人物,他們主要生活在幽州北面的草原上;中部鮮卑的首領便是軻比能,整體實力比東部鮮卑略強一些;而西部鮮卑便是原來鮮卑大漢檀石槐的後裔,生活在幷州北面及西北面的大草原上,實力是鮮卑族當中最為強大的一部。
不過西部鮮卑當中分為兩大勢力,一是步度根為首的一方,另一個則是以步度根的哥哥扶羅韓為首的一方。雙方互相牽制,使得西部鮮卑無法整合在一起。算起來距離雍州最近的應該是西部鮮卑,西部鮮卑入河套便可以直抵雍州,而中部鮮卑軻比能則需要過代郡經幷州才能夠進入雍州。不過西部鮮卑當中步度根和扶羅韓一直互相牽制,誰也不敢貿然出征,所以當初司馬懿提出的五路大軍中選擇了中部鮮卑的軻比能。
……
魏黃龍三年二月,劉備命曹彰為使,節出使鮮卑。曹彰進入幷州,在抵達晉陽境內的時候突然暴斃身亡。
同年三月至四月,魏國幾密使分別抵達了五胡所居住的地點。
而此時,劉備對即將到來的危險卻仍然沒有絲毫的意識。如今的劉備還在忙於整頓新得到了雍州。
魏黃龍三年五月,北面的蕭關突然起了一場大火,大火三日不滅,大火過後,被譽為秦之四塞的蕭關被燒燬。
三日後,鮮卑叩關,跨過長城,進攻雍州。
……
南中。
雍身死,勢必代表著雍家實力的衰退,而永昌的另一大世家呂家因為呂凱為阿斗立下了大功,也跟著水漲船高,已然成為永昌的第一大世家。
朱身死,如今正是群龍無首的狀態,所以阿斗派文欽領兵一萬,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掃平了的抵抗勢力。
阿斗九萬大軍討伐孟獲,訊息很快傳到了孟獲的耳中。
在孟獲眼中,蜀國的主力被劉備帶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