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聲。”他在雨中喊道。
“我願意!”拉住他的耳朵我吼道。
他身子一頓,再不說話,撒了歡兒的跑起來,一直到侍衛牽著我們的馬出現在眼前。他翻身上馬,掉轉馬頭手一勾,又把我勾了上去。
那個大戰前的下午,和他共騎,圍著他的披風坐在他懷裡。見那雨雲追著我們一邊傾瀉揮灑一邊遊移了半晌,驀地雲空中裂開縫隙,陽光一縷照射下來,宛如利劍穿空,又回覆了晴空萬里。
轉瞬間浮雲飄去來回,有雨有晴。烏雲的背後必是天晴,晴空過後定有雨雲。看草原經過這番洗禮,更顯芳草清麗,蓋人生不也如此?
能有他陪著,雖歷經風雨……真的願意。
5。13。
大捷
逆我顏行討必加,
六軍嚴肅靜無譁。
分營此日如棋步,
奮武群看卷塞沙。
————康熙御製詩
“烏蘭布通”系蒙語,意為紅色甕形山。這座紅色的小山現位於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境內,當地人也叫“紅山”。
本來留駐博洛和屯的中軍拱衛著的天朝皇帝只是在遠離前鋒交戰地的烏蘭布通百里的地方坐陣指揮,卻被撫遠大將軍福全的一封戰報吸引來了前線。
“駝城,果然是萬駝之城啊。咳咳!”玄燁放下那隻荷蘭人進貢的單筒望遠鏡,連連咳嗽幾聲。
原來,這就是福全的軍帖中連稱詭異的“駝城”,幾天裡烏蘭布通草原上人為地築起一座駱駝之城。
烏蘭布通平闊草場西緣,一脈蜿蜒不絕的的青山,山腳下長著幾里寬長的白樺樹林,沒膝深的長弓河水由北向南,在樺樹林前形成一條天然屏障。而噶爾丹的10萬軍馬在樺樹林與長弓河之間紮下營盤,營盤四周捆縛了幾萬峰駱駝,駝背上架上箱垛,蒙上厚厚的幾層浸溼毛氈。這些駱駝被捆住四蹄,臥伏著連成一人高的長方形“城池”。這個就是所謂的“駝城”。
葛爾丹除了大將阿圖魯率幾千騎兵,列陣長弓河岸,外,其餘人馬都躲在駱駝後面扼守駝城。那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