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唸完最後一句就徑直地翻著跟斗,像被抽了鞭子的陀螺般,不見停。這個叫討彩,如果在現代嘛,彩頭就是戲迷與票友的掌聲,而在這古代……
斜眼悄悄往這在寧壽門前新搭的戲臺雙層戲臺的正中看去,那邊是……彩色的。
一堆盛裝的華服貴婦,裡面有宮妃也有命婦,按照品級或站或坐,簇擁著目前這個宮裡最大的女BOSS……當今的母后皇太后,順治皇帝的第二個正宮皇后博爾濟吉特氏,而她……據說只比康熙皇帝大十三歲。
清制,先帝的皇后稱母后皇太后;,因為她既是嗣皇帝的嫡母,即是宗室禮法上的第一位母親。而生下嗣皇帝的生母卻叫聖母皇太后,〃聖〃是指今上,也就是說她是當今皇上的生母。這兩個封號看來差不多卻有著尊卑之別。清朝自入關以來遵行儒教,按照禮法,母后皇太后才是最尊貴的封號;也是唯一不是母以子貴的位置,乃是妻以夫榮!
見那戲子賣力的翻滾著,象被風吹著轉個不停的風車,這位一向以端莊少言聞名的太后看著樂了,抓了幾顆身邊一個小漆盤裡專門用來打賞的彩頭……金瓜子遞給身邊的太監。
“太后打賞——5枚金瓜子!!!”那公公拿過飾以彩色錦帶的“彩頭”丟到臺上。那人力“風車”才停下跟頭,向著北方太后位置磕頭謝賞。
這“頭彩”完畢,幾聲鑼鼓響,正劇即將拉開,那些個裝扮成神仙的戲子這才施然登臺。
“這寧壽宮戲臺啊,可是仿照慈寧宮那個原樣修建的呢。皇上對皇太后好的真是沒話說。”小七在幾聲鑼鼓間隙中輕聲說道。
“慈寧宮既然有為什麼還要在這裡建個?還建一樣的?”聽她說來我更是不解。
“當今母后皇太后為了對老祖宗,就是以前的太皇太后表示尊敬並不入住慈寧宮,而是住在東邊的這裡,前年皇上給寧壽宮重新修葺一新,規格樣式等照慈寧宮。”
哦……正如後世傳聞,他是個至孝的皇帝。
戌時了,他怎麼還沒來啊?探頭往戲臺後的宮門看去,今天是皇太后的聖壽節,前朝設得有招待文武官員和宗室大臣的酒宴,帝國的主人正在那裡宴客。
遲遲出來的下弦月開始在帶有幾絲流雲的五鳳樓頭上徘徊,清冷的月光照著那空蕩蕩的太和殿丹陛上,提醒著我此刻的確是處在三百年前滿清王朝的事實。
早立秋了,冷冷的秋寒被迂折的迴廊兩側的軟簾所隔,廊裡鋪設的是羊毛加絲織就而成的地毯,編金絲為地,上繡藍地折枝花卉紋及五爪雲龍圖案,踩上去厚敦敦、軟綿綿的頓覺溫暖。
戲臺上的節目正演到高潮,各路神仙魚貫而來,各顯神通為“王母”祝壽,引得那臺下的人間“王母”連連打賞。
古今的審美真是不一樣啊,這戲我無論如何也聽不進去,只聞著大殿裡飄出來的陣陣薰香夾雜著貴婦人的脂粉香氣……昏昏欲睡。
突地手上那盒子一滑……讓我驚出涔涔冷汗。
我和小七可捧著的是乾清宮皇帝為皇太后準備的賀壽禮盒。
“咳咳!”
一隻手橫著遞來那隻剔紅禮盒,我順手接過這隻差點跌落在地上的寶貝疙瘩,卻不小心觸到那修長的手指,觸手微涼。
是他……凝神看來,他的臉近在咫尺,黑漆漆的瞳子正直視著我,不知道是不是那持燈的宮娥離的太近,紅籠的燈光在他的面頰上鍍上一層暈色。他……其實還蠻年輕,今天的他看起來並沒有往日那般威嚴神秘。
不知為何,就是覺得怕他,此刻卻是不敢看他,往他身後看去,那扈從內監如一條長長的燈龍,從寧壽門蜿蜒至廊裡。我的身邊已然跪了一地。咬了下唇,怪事了,這麼多人進來我怎麼完全不覺?定是這地毯太厚!
見我還杵在那發楞,小七給我使了個眼色……唉,這人每每出場至於這麼囂張麼,不過想歸想做歸做,微微闔眼一曲膝就要……
那雙繡金絲盤龍的麂皮靴子卻慢慢踱了開去……被宮人打起的軟簾放進一絲微風,捲進寧壽宮盛開的金秋桂香,晤,還有一股子……酒味?
宛如被溪中的小石,阻擾了一下的水流,跟在這偉大的皇帝身後這條長龍般的御製大尾巴,又向前行去。末了,隨著一聲小九子公公的輕咳,小七起身一拉我,我們尾隨著這“尾巴”就進了大殿。
皇帝的駕臨,讓今日的賀壽進入了高潮。
圍坐在太后右首的是幾名頭髮全白和花白的太妃,左首的那幾排看起來年齡不同姿色不等的華裝麗人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