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等於縱容國家解體。斂岐那小子在咱秦國算不上什麼,李儼那裡人少,他叛變的目的我看是想到李儼那裡充個人物頭。陛下給我一萬騎兵,我必將斂岐生擒活捉。”
苻堅說:“將軍捉拿斂岐不難,但如果李儼出面給斂岐助陣怎麼辦?”
“沒什麼了不起,再給我一萬騎兵,我將他們兩人都捉住。”鄧羌又說。
“如果張天錫也攪進來和我們作戰怎麼辦?”苻堅進一步問。
“陛下,李儼是張天錫叛將,張天錫憎恨李儼,假若我們打李儼,他怎麼會和我們作戰呢,這是您過慮了。”鄧羌回答。
苻堅一笑,說:“張天錫也表示和我們斷交了的。”
鄧羌連忙補充:“即使張天錫參戰,陛下如能給我足夠兵力,我也會擊敗他。”
苻堅說:“我相信將軍神勇,國家要用將軍寶刀的地方還很多,請養精蓄銳,準備建立非凡功業。”
文官多主和,武將多主戰,一般情況大都如此!苻堅想,能不能有意見適中的呢?他召見王猛。
王猛說:“陛下,臣以為對待斂岐、李儼、張天錫三人的辦法不該相同。斂岐從內部叛變,要立即剿除首惡,平定叛亂,樹立國威。李儼表示過歸附,畢竟始終遊離在外,與歸順以前的張平情況相似。若能削除,是國家之福:萬一不能,暫且讓他繼續遊離,也並非不可。至於張天錫,他是現在的涼州主子,平定涼州不會那麼輕鬆容易,最好暫時不和他爭鬥,以免消耗國家有生力量。來日方長,往後總有處理的合適機會。”
苻堅興奮地說:“處事對策最難的是符合不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