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要給這樣一個意外因素一點值得大家回味的地方。順便說一下,甄嬛傳裡很多角色都其實心中都有敲定人選。現在,就看佟麗雅如何選擇了。”
在感謝了來賓之後。齊聲的喊出奔跑吧兄弟,這第三期號稱最百轉千回的撕名牌大戰,終於落下帷幕,不管是否喜歡楊以辰還是這個節目,都不得不承認,這一期的撕名牌,玩的真好,一位比較知名的影評人,就在網路上實名發表了一個帖子,內容很多,但中心思想很簡單。
“如果這一期的撕名牌都是實現設計好的,那我就不得不承認,這些人都具備了影帝影后的水準。節目很精彩,無劇本的臨場發揮也很棒,我當時真的將這當作了懸疑大片來看。”
在酒店內,現場跟著楊以辰一起觀看的人,也都起身鼓掌,這一期的節目著實太精彩了,值得大家集體鼓掌稱讚一下。
楊以辰笑著擺手示意大家不必如此的同時,心裡也是有點小小的唏噓,這幸虧是在2005年,要是在十年後,估計網路上那些閒來沒事到處以挑毛病為由實則到處故意找茬的人們,就會來一句:“你們這個節目沒有教育意義,三觀不夠正,不應該是爾虞我詐,應該是忠義禮智信,給我們大家傳遞正能量。”
對這類人,楊以辰從來就只有一個態度,豎起自己的中指。
在剛進入二十一世紀時,無數的人要求我們更應該多元化,應該實事求是,應該接納更多的東西而不是老是生搬硬套去宣傳一些高大上的事物,該怎麼樣就是怎麼樣,為什麼老是要把一個好端端的普通一人,非得套上一個救苦救難的菩薩身份,似乎不這麼做就不應該是個人。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過去,一切變了,又開始有那麼一幫人,覺得某些風氣的轉變責任在於媒體,似乎年輕人的成長教育主體不是家庭和學校的責任。又開始要求全部高大上,又開始要求英雄主義,又開始覺得所有影視媒體,都該宣傳一個個非是普通人的神人,宣傳一件件讓普通人裝也要裝成神人的事件。
第三期的跑男,慶幸的生長在了2005年,大家沒覺得智鬥有什麼,反倒覺得這樣的節目看起來很過癮,千迴百轉,智計百出,完全就是高智商人群該看的節目,一點也不膚淺,不是那種傻呵呵引導大家傻樂,明明一個很無聊段子或是切口,還要旁邊人配合傻笑的節目。
精彩就好,精彩就值得我們大家豎起大拇指,精彩就值得我們所有人讚一聲,過癮,這節目看得,真過癮。
在酒店內,投影儀關閉,大燈亮起,《颶風營救2》劇組和跑男團成員們,都好奇的望著佟麗雅,不知道楊以辰到底有沒有兌現剛才那一期節目的大獎。
佟麗雅笑道:“《甄嬛傳》的角色我已經選好了,他說角色不適合我,我非要演,演砸了,估計我這個小演員,就要徹底被我們的楊大老闆給雪藏嘍。至於電影,劇本還沒譜,不急,電視劇我要真演砸了,那電影,就要完全聽從人家號令嘍。”
楊以辰介面道:“演不好,就給我去學校裡系統學三年,不到時間別出來。”
……………………
《奔跑吧兄弟》魔都篇拍攝的過程中,第三期跑男的整體收視率資料出來了,直接飆升過30%,延續了好聲音的瘋狂,這樣的資料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全民收看的綜藝節目,在如今多樣化的生活娛樂形式下,一個電視節目,能做到收視率超過30%,基本上已經是現如今國內所能達到的極致,未來隨著網路的全面普及,電視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小,收視率也將越來越低。
跑男和好聲音還略有不同,好聲音至少還能吸納很大一部分的中老年群體,但跑男對於他們的吸引力相對而言要小很多,收視率方面也要根據不同情況來進行橫向對比。
就像是春晚一樣,雖說近年來春晚的收視率在降低,但這也不意味著春晚的10%和普通節目的10%是一個概念。每年的大年夜,雖說有些地區的風俗是在自己家裡守歲,但更多的則是一大家人祖孫三代或是四世同堂聚在一起過年,在收視率的統計上,就不能體現出數字的威力,這個夜晚可能十幾個人二十幾個人看一臺電視的春晚,如果是平日裡,他們很有可能來自四五個甚至更多的家庭,在自己家中觀看電視,同樣多的人會提供不一樣的收視率基數。
跑男這樣一個受眾群體相對受到限制的節目,做到這樣的收視率,無疑是一個奇蹟,直接就在跑男錄製的現場,在鏡頭前面,進行了一個小範圍的慶祝。
收視率代表什麼?受關注的程度。
受關注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