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也不爭辯什麼,很多都是語言不通,但都會順著警員手指著的方向散去,不讓對方為難,然後繞一圈,默默的回來,默默的站在那裡,舉著條幅,舉著海報,直到從場館內傳出音樂的聲音,他們會安靜的跟著哼唱。
是哼唱,不是大聲歌唱。
這中間的差別很大,大聲的放聲歌唱,可不是誰都有歌手的水準,唱著唱著會出現走音之類的。進而以喊破嗓子的喊唱方式去唱,這一千多人匯聚在一起。要都是這種唱歌方式,那絕對稱得上是噪音。可要是哼唱,儘管匯聚起來的聲音也不小,但聽起來可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前者像是在吶喊,給人一種隨時可能情緒失控的感覺。
後者則純粹是在支援,我是真心陪著裡面的偶像一起歌唱,哼唱出來的曲調也很美妙,比起怒吼帶給旁邊人直觀的感覺是關注,而不是厭惡。
附近很多市民,也都站定了腳步觀看這邊。看到被驅趕時粉絲的表現,再看到他們繞了一圈默默的回來,不管被驅趕幾次表情都保持著淡然,這畫面被附近一家當地媒體的記者拍到,沒有過大的影響力,報紙發出去的影響力也沒有那麼大,但記者晚上將這一幕拍攝到的畫面和過程,發到了網路上,在網路上迅速的蔓延開來。每一個畫面都配有記者在下面的評語,很全面,可以讓人輕鬆的瞭解到整個事情的經過。
素質。
這兩個字,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帶不到華夏人的頭上。甚至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人都在自我詬病這兩個字,但這一次,經過國內網站的翻譯。這篇報道配上了各種翻譯的文字,發到了很多國家的網路上。
與楊以辰無關。角度是看著這些粉絲,有一些國家配送的內容是華夏某個歌手在巴黎開演唱會。其粉絲素質感動巴黎警察,感動市民。
你驅趕我,我聽從你的安排,按照你手指的方向散去,你沒到我身邊來對我說讓我離開,那我就暫時默默的坐在那裡,哼唱著偶像的歌曲,為他在外面加油。
我繞一圈,回來,不吵不鬧,繼續按照方陣的位置停留,舉著橫幅舉著海報,默默哼唱歌曲。
最後現場只留下了幾臺警車,十幾個警察,這篇報道和楊以辰粉絲的這番行為,在全世界範圍內散播開,比楊以辰的影響力還要大,在非洲和南美一些國家,對楊以辰比較陌生的國家,對這篇報道反倒是很關注,不少的電視臺媒體都進行了轉載,大家紛紛對其進行評論,在歐洲的影響力就更大,作為足球最盛行的歐洲,五大聯賽孕育了無數的球迷,在這方面發生了什麼全世界都知道,借用這一次楊以辰的演唱會,歐洲很多國家乾脆以國家電視臺對這件事進行了相關報道。
為的不是楊以辰,宣傳的卻是楊以辰。
粉絲用有組織的素質,用大家不要給偶像丟臉不要給國家丟臉的信念,生生在國外創造了一個奇蹟,用他們自己的行動反哺了他們喜歡的偶像,給楊以辰做了一次全世界範圍內的宣傳。
畫面美到不可方物,國內整個炸鍋,瞬息之間所有能在官網認可下披著楊以辰粉絲馬甲的人,走到哪裡都無比的驕傲,這份榮耀是所有人一起努力創造出來的,是所有粉絲對楊以辰深深喜愛才能創作出來的奇蹟。
年輕人,都有唯我的心思,以自我為中心,父母說的話都覺得聽著不順耳,更不要說旁人了,都是天老大我老二的性格脾性,能夠一大群人聽從集體號令,說實在的也就是小學的時候有過。
而今,為了支援自己喜歡的一名藝人,那些平日裡更加自我的富家子弟或是成功人士,他們選擇將自己的錢拿出來公用,就這一點已經非常之難能可貴,足以被人稱道多年。現在又來了這麼一幕,這之後的三場演唱會,除了最後一場楊以辰自己掏腰包讓大家都進去了之外,兩外兩場都在歐洲,都有粉絲在外面陪同,依舊是整齊安靜的陪伴守候,依舊是哼唱著那一首首他們熟悉的歌曲,很多楊以辰的粉絲因為想要學習他的英文歌曲而專門去學習一門語言,最後學以致用在自己工作生活中用到了,也是一段佳話。
這之後的兩場,很多媒體都沒有選擇進場而是選擇在場外,或是乾脆就派出兩個組,專門有一個團隊在外面報導採訪拍攝短時間內讓全世界都認識他們的粉絲。
很多附近城市乃至附近國家的一些華夏留學生和華人,都悄悄的聚攏過來,一股凝聚力在現場狠狠捏在一起,甚至產生了一種叫做家國情懷的東西,不少留學生和年輕的華人,都悄悄加入到這個團體之中,或許他們之中還有不是楊以辰粉絲的人,但他們喜歡大家在一起的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