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宋丹丹的一句小品臺詞:“沒有緋…聞的名人算不得名人。”
一部電影,正面反面的關注要都有,才能形成良性的宣傳效果,罵的人吸引的是那些對你不怎麼關注的人,連續突破兩億票房的製作,早已將兄弟傳媒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你的成功就是其他同行對你敵視乃是仇視的理由,越來越多的人巴不得一次就把兄弟傳媒打倒,遂在之前的詞鋒也越來越狠。什麼好大喜功、貪心不足等等詞彙都來了,什麼狠來什麼,沒說準反正被打臉都習慣了,說準了那就是一次將兄弟傳媒絆倒的機會。
湯米周作為公司的副總裁,高薪聘請來的職業經理人,這段時間這種感受越來越明顯,大家都拿你當敵人,但表面上卻又和你嘻嘻哈哈,人的虛偽顯露無遺。每天工作與外界溝通聯絡,他都要將另一張面孔徹底將自己的臉孔遮掩起來。看看現在,首映禮熱鬧非凡,來祝賀的人遍佈行業內每一個角落。可當你仔細去觀看他們的表情時就會發現,他們每一個人眼底深處都有著不同的色彩。
繁華背後容不得些許的失敗,湯米周相信。兄弟傳媒只要有一次失敗,旁邊肯定會有無數看笑話的人。如果兄弟傳媒遭遇一次大的危機,保證會有無數人上來落井下石。
成功。
怪不得老闆會那麼偏執。他得揹負多麼大的壓力,每一個作品,都要先被媒體和公眾拿來品頭論足,都要被無數人以各種方式解讀一遍,不停的挑肥揀瘦,一點點的瑕疵都會被無限的放大,成績只要沒有逆天就算是失敗,這樣的壓力,還真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揹負。
湯米在後面看著楊以辰的背影,不知為何,對這樣一個比自己小了十幾歲的大男孩,有了幾分欽佩。
…………………………
《功夫》千呼萬喚始出來,拉開帷幕,小鋼炮的還有誰,成為現場第一個爆發點,看得觀眾是大呼過癮,緊接著,在楊以辰演繹下,神經質更為明顯,讓不少香江觀眾都覺得他抓住了神經質影帝吳鎮宇的精髓,比起吳鎮宇更加的霸氣外露,表象上更濃郁一些。
剛剛霸氣無雙的小鋼炮瞬間成為了任人宰割的小赤佬,故事也就在此展開,很多親向周星遲的人稱讚他果真延續了小人物點石成金的本領,而一些人則更中立一些,他們覺得是楊以辰的表現很好,一出場就給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不管怎樣,這部戲的開頭,延續了周星遲的風格,好看中夾雜著一些無厘頭的幽默,比起過去動不動就哈哈大笑,現在的無厘頭則多了一些深沉,多在動作上展現出來。
《功夫》的特效很棒,看得現場的人如痴如醉,怪不得星爺對這部戲這麼有信心,角色一個個有著鮮明特點,特效技術明顯要比國內的技術高很多,畫面帶來的衝擊力很強烈,武林高手之間的對決,有著香江武俠的特點,但因為特效的改變,讓整個戰鬥場面變得更加漂亮絢麗,讓你不自覺的就被吸引其中,而星爺的無厘頭幽默,依舊會讓你捧腹大笑,不會因為這部戲的重心是打鬥戲就忽略了喜劇之王的根基,每一個人物,都有著專屬於他的笑點,而每一個情節也都不少引人發笑的點,整部戲下來一氣呵成,到火雲邪神出場,楊以辰在這部戲中的作用已經宣告結束,鱷魚幫老大能在警局內肆意發火,琛哥則能隨意弄死鱷魚幫老大,再到琛哥被城寨那些人打敗,最後到火雲邪神眼中螻蟻一般隨時可殺的狀態,琛哥就是整部戲打怪結構的參照物,他的死亡,宣告了終極對決的開始。
全片播放結束,現場的燈光亮起,所有人都站起鼓掌,在很多香江人的眼中,這才是原汁原味的香江味道,而對於那些推崇國外大片的人,則在這部影片中,看到了一些能夠被世界所接受的元素,劇情太過東方化,但在整個打鬥特效方面,卻有著能夠吸引更多人的水準。負責這部影片北美操作的公司,也來了不少專業人士,他們以一個專業電影人的身份去審度這部影片,以不同的膚色文化來看待這部電影。
有可為卻難有大作為,這就是他們的判斷,但不會告知周星遲,表面上會稱讚一番,然後引進,賺錢這種事情沒有回嫌多,聊勝於無,知道這部戲弄過去是能夠賺錢的,多與少的問題罷了,那些好萊塢的大製作都被幾大電影公司把持,他們也撈不到,跑到全世界各地去撒網,小賺也是賺,什麼電影文化,什麼多少代人的電影夢,什麼夢想,對他們來說都不重要,他們看重的是生意,這筆生意能做,投資小,收益小,但總比苦哈哈的做一些風險大的生意要好,穩穩能夠賺取一些,也因此在全球範圍內,衍生了相當一批類似的電影人,他們有門路能讓你的電影走上國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