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干涉,一個國家的法律必須堅決保護這些權利,如果沒有這些權利,人就不成其為人,而只是強者的會說話的工具。
*的定義就是如此,簡單明瞭,並不複雜,但是維護*是件輕而易舉的事?
強權者說,他剝奪某個人的*甚至毀滅一個人,就是為了維護*。甚至用*的大棒,去懲治異端、壓制自由。
維護*是雙重的:尊重他人,自我尊重。
*不可轉讓,不可放棄,不可剝奪。
自由與進步
弗裡德曼指出,“不管是建築還是繪畫,科學還是文學,工業還是農業,文明的巨大進展從來沒有來自集權政府。哥倫布並不是由於響應大多數的指令才出發去找尋通往中國的道路,雖然他的資金來自具有絕對權威的王朝。牛頓和萊布尼茨,愛因斯坦和博爾、莎士比亞、米爾頓和帕斯特納、惠特尼、麥考密克,愛迪生和福特、簡&;#8226;亞當斯、弗洛侖斯、南丁格爾和艾伯特&;#8226;施韋特,這些在人類知識和理解方面,在文學方面,在技術可能性方面,或在減輕人類痛苦方面,開拓新領域的人中,沒有一個是出自響應政府的指令。他們的成就是個人天才的產物,是強烈堅持少數觀點的產物,是允許多樣化和差異的一種社會風氣的產物。
中國文化最光輝燦爛的時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因為那時政局不穩,沒有絕對權威的王朝,這樣的大環境,很容易思想自由,流派紛呈,這時學術上的百家爭鳴便是這個時代的最豐贍的禮物。秦漢後,“獨尊儒術”,儒學絕對權威,統一了思想,卻很少出現這種自由的氣氛。
國家與自由
如何尊重個人的意義。其實“個人主義”是最重要的,個人主義的充分發揮,才能創造出多樣性的成果。而犧牲個人,符合一般,只會使人走向單一、被動、程式化。將個人的“一”沉沒於集體的“一切”,是不科學的。
相對而言,“國家”、“革命”、“人民”、“理想”、“主義”往往是貶義詞,這些名詞都捧到天上後,人不僅變得極為自私,而且極為虛偽,甚至變態。這一現象在*時期得到是有力的彰顯。
對人的尊重,必須從尊重個人開始,必須是普世化的尊重。對弱勢群體的尊重,弱勢聲音可能是大多數,如農民、工人,以及介於農民與工人之間的成份民工,還有下崗的或者失去土地的人群,應該尊重他們的聲音。這是一個人道的問題,絕對不能避而不談的。
對於那些異端分子,也應該尊重,而不是壓制,取締。允許異端的存在,就是一個健康的社會的需要,異端的意見能否得到透徹的討論,就會出現藝術、人性、文化等多方面的可能性的發展,這樣就是多樣性有社會。
只有允許這樣的寬容,這樣的一視同仁,才會少出現“皇帝的新裝現象”。一般揭露“皇帝的新裝”的人正是弱勢的、少數的、異端的人。
競爭與自由
其實,根本沒有普遍的自由,自由說到底只是一種消費的自由,它是完美的消費者所具有的特權,而那些有缺陷的消費者(窮人)被排除在“消費者宴會”之外,所以自由作為一種特權而誕生的。一無所有的人,總不能順利地進入什麼哈佛大學,因為他根本沒辦法參加這個“消費者宴會”。因此,自由是絕對不允許平等,共同擁有,它需要的是特權,並且用強權來維護。自由只能說是相對的,但相對總比絕對沒有自由好。
一個有錢人的兒子排擠掉一個窮人的孩子,這本身就是違背競爭機制,其實也是違背自由法則,對*的一種傷害。有錢人的賄賂,而主管者的受賄,這種欺詐、背信、強力等問題,造成不平等的競爭。這樣容易產生一批“失望的競爭者”。
免除這種“失望的競爭者”的痛苦,就可以消除憎恨,緩和矛盾的方法,同時,也是讓有特長的人,有所發揮,這本身對自由事業、人類文明事業的一種支援。
多黨制與自由
人類應當有自由形成意見並且無保留地發現意見。當然這個社會不排除這樣的情況,就是少數的智者多數的愚人。基於此而出發,以為一黨就是少數的智者,可以包辦一切個體的福利,是錯誤的。因為不能保證,少數的智者永遠被這個團體所佔有的。
在兩黨制或者多黨制國家,個體的自由往往會得到更大程度的尊重。一黨重視秩序與穩定,而另一黨重視改革與進步,因此兩黨制比起一黨制,可行性更好。這也與自由有關。而一黨制,為了維持現狀,穩定大局,同時也為了使一黨的利益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