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3 / 4)

小說:附體記(河圖h小說) 作者:緣圓

‘光復河山’,莫非是要

我……?”

“這塊玉牌,是你爺爺當年率軍徵北時的令牌,上面為何會有‘光復河山’

四個字,倒不是咱們賈家狂妄,而是另有緣故,往後亢總管自會跟你細說,但我

要勸你一句。”

“姑姑請講!”

“這四字訓,宜默記於心,不可輕言。先輩有此殷盼,後人未必能行,你若

有志於此,也有此才能,肯為朝廷出力,當然很好,否則,修身齊家,未嘗不是

件無益於世的事。筠兒,‘治國、平天下’豈是人人能談得上的?‘光復河山’

這四字,何等堂皇,又何等沉重!本朝上下,誰不拿它說事,誰又能做得到?便

是當今皇上,早些年,也常念念不忘,以它鞭策自己,如今卻提得少了,不是不

想,是無力辦到。況且,這四個字,既能成事,也能害人!”

“這話怎麼講?”

“成事是指,大而言之,它能激勵大家,都朝往這目標努力,振興朝廷,小

而言之,則鞭策個人,奮發有為,建功一番功業。害人呢,是指本朝南渡以來,

不知有多少人、多少事受這四字之累,有的狂妄躁進,自取其辱,伏屍遍野,大

傷國力,有的借名說事,打擊異己,圖一己之私,有的空談說教,耽誤實事,有

的呢,明知自己才具不足,但揹負重名,不敢推卻,勉力為之,反落得害人害己!”

我自幼與世隔絕,對家國之念本是極淡的,但師尊年輕時甚為好學,身為道

()免費TXT小說下載

士,亦可稱得上是一名書生,凡書生莫有不繫心家國的,我多少受了他一些影響。

每當提起國恨,有時也會跟隨二師兄一道起鬨,都稱當今朝廷,身居上位者,莫

不是貪財好色的膽小鬼,沒甚鳥用,以稻米餵食他們真嫌浪費,全該去吃屎!如

今聽了賈妃一番話,雖然不合己意,但也覺得頗有幾分道理,便道:“姑姑明見,

孩兒記住了。”

“你要特別小心宋恣、吳七郎等十兄妹!他們這幫人,當年隨你爺爺征戰,

上馬揮戈殺敵,下馬豪歌縱酒,過慣了刀頭舔血的日子,早已積重不返,南歸之

後,他們互相不能離去,沉於往事,不能自拔,前些年,已經瘋了一個杜將軍了,

傷及了許多無辜,其他人若不加以約束,只怕也會惹出大禍。這也是我不敢放任

他們離府散去,要你到這邊任府主的緣故。筠兒,這幫人用得好,自是國家利器,

用不好,則為禍世間,你的擔子不輕呢!”

“他們真能聽我號令?”我心下躍躍。

“他們身後另有道門制約,對著令牌發過誓的。”

“道門,是真武教麼?”

“不是的,你爺爺那塊令牌,你知得自哪裡?”

“哪裡?”

“茅山祖庭,宋恣他們多為山東人,是茅山宗的俗家弟子。”

“啊!”這個印證了很久以前我在師門聽到的傳聞,當今各大道門,不便直

接干預朝政和俗務,都會隱於俗世勢力的身後,真正的道門大戰往往看不見,而

朝中各派勢力的起落,卻能瞧出道門的興衰。

“你爺爺以文臣出身,能在蘇北、山東建功,其實大都拜咱們先祖所賜,天

()

臺賈氏的先祖,原是一名茅山道士,他說‘國亡,其道何在’,於是棄冠下山,

沙場身殘,又在天台娶了妻室,傳宗遺訓。‘光復河山’,本是他離開茅山的前

夜狂寫的四個字。你爺爺任淮東制置使領兵平亂時,茅山宗沒有忘記這段淵源,

特意制了這塊玉牌相贈,並派來許多弟子相助。

茅山宗在蘇北、山東一帶,信徒最眾,因此得以順利收服山東亂軍,編為朝

廷的‘忠義軍’,咱們賈家也由此滿門榮耀。“

“那麼,咱們家一直供奉三清祖師、三茅真君了?”

“是的,歷代如此,你爺爺還在茅山宗掛了一個叫什麼護法的職名。”

我吸了一口氣,沒想到我東跑西跑,最後還是跑到了一個道士窩裡,看來我

真是‘道緣不淺’呀!

“筠兒,你怎麼啦,這副怪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