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幾門功課就差的太多了,白天驕這次的考試,古風也不知道為什麼她會下降的這麼厲害,而且還是全部科目統統下降,按照古風的猜測,考試的時候白天驕有可能是生病影響了考試狀態,當然,也有可能是真的在考試的時候狀態不佳,畢竟考試這種東西是最沒譜的事。
就拿語文來說,分數最高的作文題,如果給你批卷的老師喜歡你這種寫作風格,興許會給你個高分,但如果遇到不喜歡你這種風格的,也有可能給你個不及格,就好像平時學習成績好的,考試的時候突然就不行了,但也有平時考試成績不好的,考試的時候突然會考的很好,所以考試這種事真的很沒把握,除非是像古風這種變態的天才,能夠過目不忘,考試的時候除了那些活性的,比如說作文,可能會有點沒譜,其它的都沒什麼問題。
所以對白天驕真實的學習成績,古風目前是持保留態度,打算觀察一段時間再說,目前他首要的任務,就是摸清白天驕學習的進度和對課本內容的理解能力,對症下藥總是沒錯的,古風就是這樣,要麼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要論單獨輔導學生學習的能力,不是古風自誇,他要是說他是世界第二,沒有人敢說世界第一,這一點,張婷領教到了,高虹領教了一些,而白天驕這次,也領教了。
古風講解課題的時候,總是會用一種帶有樂趣的方式,而且講起來很是精闢,最喜歡的就是利用生活中或歷史中的一些實事進行對比教學,在講語文的詩詞一類的時候,古風的引經據典教學方式,讓白天驕對古風很是佩服,比如說語文裡有一個論語中的一句話。
子貢曾問孔夫子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孔夫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古風在解釋這句話的時候,就說:“這段話是出於《論語》的憲問篇第十四,意思是說,子貢問孔聖人:「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齊桓公殺了公子糾,他卻沒有為公子糾殉死,反而做了齊桓公的宰相。」孔聖答子貢說:「管仲輔佐桓公,尊王攘夷,匡正了天下,便是到了今天,老百姓依然受著他的貢獻。倘若沒有管仲,我們如今就被夷狄統治了!管仲是個大人物,豈會像匹夫匹婦那樣默自殉難!」”
說完,古風就開始說起了一些他的個人觀點,“這管仲,是個大賢,他是春秋時期齊國上卿,在他輔佐下,齊國國富民強,桓公也成為第一霸主。孔夫子曾說,桓公九合諸侯,不是靠武力殺伐,而完全是管仲的功勞。這裡,著重是的就是管仲的仁。”
聽到古風的話,白天驕也有了不小的興趣,道:“那這麼說,這管仲還是個聖賢之人了?”
古風聽後,笑道:“你覺得,什麼樣的人稱得上聖賢?”
白天驕想了想,道:“應該是有大學問,能安邦治國平天下的人物吧!”
古風點點頭,道:“那你覺得被人比作聖賢的管仲會有缺點嗎?”
“應該有吧!管仲又不是真的聖賢。”白天驕很是肯定的說道。
白天驕篇第六十七章浪蕩銷魂
風笑了笑,道:“沒錯,管仲確實不是真的聖賢,聖就不沾邊,因為他這個人對中國的某一項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而且靠著這個事業的成功,把齊國這個邊陲小國,治理得民富國強,使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頓了頓,古風對白天驕道:“你知道管仲做的是什麼事業嗎?”
白天驕搖搖頭,很乾脆的道:“不知道。”
古風笑道:“非常有意思的一個事業,而且還是現在國家雖然不支援,但也不抑制的一個事業,你猜猜,是什麼?”
白天驕秀眉微蹙,道:“菸草?”
古風撲哧一笑,拍了拍白天驕的肩膀,大笑道:“你還真能想,那年頭哪有菸草,菸草在咱們中國可是到了明朝才有的,不過最早發現菸草的是每週印第安人,說起來很有意思,菸草這個東西在歷史上被歐洲採用後,其需求量就急劇增加,但歐洲的氣候不適合菸草的生長,所以那時候美國就成了最大的菸草生產國和出口國。呵呵,那時候還有句俗語,說:“美國是靠菸草起家的”,那年頭菸草種植促使美國大量使用黑人奴隸,成為美國當時奴隸制形成的重要支柱產業。直到1883年,草的稅收還佔美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所以說,你說的這個菸草,倒是和管仲做的事業都起到了起家的作用。”
“是吧!”白天驕心裡也有些小小的得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