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飾了一下,那些老舊陳皮被剔除了。梅香說那是有礙觀感。
今日是二月初二,翻遍日曆,還找了袁天罡前來掐指算了一下,終於得出二月十三是整個上半年最好的日子。所以,張允文的冠禮便定在二月十三這日。
按照周禮,冠禮需要在宗廟舉行。然而張允文父親早歿,母親辭世更早,加之戰亂,恐怕連屍骨都找不到了,何談宗廟。所以張允文進行冠禮的地點就選在宅邸中寬闊的庭院裡。
至於主持冠禮的大賓,本來應該由張允文的父輩親屬擔任,可是,遍觀長安,張允文的長輩只有尉遲恭這個師父。後者卻是推辭了作大賓的機會,對眾人道:“我尉遲恭本是莽夫一名,哪裡有什麼本事主持冠禮!”
所以,眾人只好沿用周禮,在冠禮舉行前三日,採用占卜的方法挑選主賓和贊冠。這個重任當然落在袁天罡身上。然而,在占卜之前,袁天罡悄悄的問張允文道:“不知允文想要哪位擔任大賓,哪位擔任贊冠?”
張允文想了一下,說道:“就讓唐儉唐尚書擔任大賓,房玄齡大人擔任贊冠吧!”
於是,袁天罡很順利的占卜出這二人。當日,兩份邀請函便送到二人的府邸。
張允文非常鬱悶的沐浴戒齋三日,每日吃些素的飯菜,靜靜的等待著三日後的冠禮儀式。
二月十三。
從早上開始,張允文府邸附近的馬車、駿馬漸漸多起來了,來自各個方向的觀禮賓客先後來到這府邸附近,四面的交通漸漸的堵塞起來了。不少賓客嘆聲下了馬車,步行來到門口。
此時大門口一左一右的站著兩名大漢,生得三大五粗,正是劉氏兄弟。他們臉上掛著有些僵硬的笑容,每見到一人,便客氣的說道:“大人請進,請進!”也不管人家是不是大人。所以,當他們對汝南和支柔二女說了這句話時,二女嘻嘻笑成一團,然後跟劉氏兄弟道:“二位兄長,你們怎麼站在門外迎客啊?”
二人滿是尷尬的笑了笑:“還不是我們在裡面幫不上忙,這才出來迎客的嘛!”
二女進入宅子,只見裡面忙成一片,梅香指揮者丫鬟和僕役四處倒茶遞水,安排位置。走到尉遲夫人身邊,二女笑吟吟的看著這有些混亂的場面。
另一邊張允文正在韓世良的指點下穿著禮服。一個個結纏繞,只將張允文搞得火大不已韓世良笑道:“允文你身為朝廷重臣,這禮服可比當年我穿的那件複雜得多啊!對,就是那樣,把那個結套上!好了,這就差不多了!瞧瞧,多英俊的一個小夥子啊!”
張允文穿好禮服,慢慢的就著銅鏡瞧了又瞧,只見一身大紅色的衣袍穿在身上也算是適合。當下問道:“冠禮什麼時候開始啊?”
韓世良笑道:“快了!既然允文你準備好了,那我們就先出去吧!”
當即,二人出了房門,在場中等候。
此時賓客如雲,四品及以上的官員坐在裡面,四品以下的官員則是站在圈子之外,遙遙的看著這邊的情況。
仔細的看這些賓客,來的多是當年秦王府一系的文官,都是貞觀年間提拔起來的。而武德年間的老臣,以屈突通為代表,不過還來了個裴矩。至於裴寂等一些老臣,只派了一名僕役前來。
沒等多久,只聽袁天罡大聲喊道:“吉時已到,行冠禮!”
張允文在眾人的注視中,慢慢的走近場中的唐儉、房玄齡處,一個長揖之後,跪坐在唐儉面前。
唐儉撫須笑道:“四年之前見到允文時,允文不過一個半大小夥子,卻能帶著老夫一路潛入敵軍大營。時光飛逝,世事疏忽,不知不覺間允文已經要行冠禮了,唉,老夫也老了!”
旁邊的房玄齡笑道:“唐大人說笑了,國公正值壯年,當是鴻鵠展翅,翱翔萬里之時,何必言老啊!”
唐儉笑應道:“看看允文這般年輕的樣子,又看到老夫如今白鬚皓然,心有慼慼,南面自憐啊!”
張允文聽得二人在那裡閒吹,不由翻了個白眼,輕咳一聲。那唐儉頓做肅穆狀。手捧漆花木盤的楊石走到唐儉身邊。木盤中擺放著幅巾、深衣、大帶、納履。
房玄齡解開張允文頭上的襆巾,唐儉拿起緇布冠高聲吟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一樣樣將木盤中的幾樣物件一一給張允文穿好。
此謂“初加”。
楊石托盤下去,韓世良託著另一個木盤上來,裡面放著帽子、遙�饋⒏鉲�⑾敵��
唐儉朗聲吟道:“吉月令辰,乃申爾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