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3 / 4)

小說:大唐偵察兵 作者:閻王

,這活雁又到哪裡去找呢?於是張允文假公濟私了一把,命令關內道調查院的探員們蒐集活雁,限時兩天。

兩天之後,整個調查院內全是雁鳴聲。

找了五隻較為肥大的活雁作為禮物外,其餘的二十多隻活雁也被張允文派人帶走了。相信不久之後的婚宴上,將會出現以雁肉為主要原料的菜餚。

四月初五成親,然而除卻親迎之外的其他五禮卻是要提前進行。所謂納采,即男家請媒人到女方家提親。若女家同意議婚,則男家正式向女家求婚,正式求婚時須據話雁為禮,于吉日黃昏之時稈往,使人納其採擇之意。

至於媒人,張允文正想四處尋找時,唐儉自己送上門來了。想起上次為支柔做媒的也是他,張允文有些懷疑這位國公是不是閒得無聊,所以專門去做媒。

當唐儉帶著一幫子男方代表提著活雁出現在李世民新賜的汝南公主府時,裡面已經聚集了一票李氏宗親。

張允文看了一眼,呵,好強大的陣容。這裡面有河間王李孝恭、江夏王李道宗等一大批宗室親王。

先是尉遲恭呈上通婚書,李孝恭當眾讀完這駢四儷六的通婚書,然後拿寫著張允文生辰八字的宣紙回到眾位王爺身邊。那些個親王們交頭接耳的商量了一下之後,又遞出另一份生辰八字。那一份卻是李宇的。

然後,身穿寬大道袍,走起路來一步三搖,顯得仙風道骨的袁天罡手持拂塵走了出來,將兩份八字拿過來,放在面前,然後雙目微閉,左手掐指,口中喃喃,半刻鐘之後,倏然睜開雙眼,宣佈兩張紙上的八字非常契合。這種情況,分明就是當初為劉氏兄弟定親時的翻版。

接著,身為媒人的唐儉遞上那隻活雁,執雁為禮,送與女方家裡。接過大雁的眾位王爺在此聚在一起嘀咕片刻之後,拿出一份答婚書。李孝恭又將這答婚書唸誦了一遍。接著男女兩方又商議了下聘的日期,算是完工了

第二日天還未亮,三十二擔聘禮從張允文的府邸中慢慢發往汝南公主府。這聘禮之中,既有大雁、麋鹿之類的活物,也有酒、菜這些食物,還有玉璧玉圭之類的禮器。為了湊夠這些東西,張允文翻箱倒櫃,連尉遲恭家的賞賜之物也不放過,終於湊足了三十二擔聘禮。

而汝南公主府那邊接了聘禮之後,便正式確定婚姻關係。這個程式一走,就像後世領了結婚證一樣,擁有了真是的法律效應。

袁天罡又冒出頭來,在男女雙方眾人的矚目之下,從容的掐指推算出最吉利的親迎日子便是四月初五下午的未時。

這和以前袁天罡私下與張允文說的日子相同。

四月初五這一天,張允文一大早便被叫了起來,然後幾名據說是皇宮內專門給皇后嬪妃化妝的中年婦人圍著張允文化了一上午的妝。就著銅鏡一看,張允文不由被銅鏡中自己的形象下了一大跳,這,這分明就是 一個白無常嘛!他毫不懷疑,只要自己的眉頭一皺或是咧嘴一笑,那厚厚的粉底保證簌簌直往下掉,就像下雪一般。一朵嬌豔的話別在髮鬢之間,便是所謂的簪花郎了。

至於儐相,張允文最後決定仍讓那韓世良擔任。遍觀自己身邊的年輕人,如韓世良這般的小白臉者,幾乎沒有。化上妝的韓世良看起來比張允文要好看得多。

在一眾人的簇擁之下出了府邸,之間門口人流湧動。呃,中國自古以來就不缺乏看熱鬧的人。看到張允文一身大紅喜袍,滿臉白粉如雪,不由紛紛指指點點。

“看到沒有,那便是今日的新郎人家娶的可是公主啊!”

“切,這有什麼稀奇的!上個月不是才有公主出嫁麼?”

“這可不一樣!上次的那位駙馬,不過是仗著自己父輩的封蔭才成了駙馬!而這位可是一刀一槍打拼出來的!人家有的可是真本事!”

……

下面的竊竊私語雖然聲音小,但是張允文卻是隱約聽了個清楚,不由微微一笑。當下,臉上的白粉撲簌簌的往下掉。趕忙保持這個樣子免得嘴角再做大的運動。

來到公主府,卻發現那門可不是那般好進的。一眾女賓站在門口,非要讓張允文吟詩作對之後才放他進去。

張允文當即清了清嗓子,在腦海中回憶了半天,才念道:“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此詩一出,那群攔在門口的女賓嘻嘻笑成一團,臉上卻是帶著絲絲紅暈。畢竟她們中的一些人還沒有成親的。

“嘻嘻,想不到姐夫也知道畫眉之樂!”眾女賓口中笑道,卻是讓開了一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