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但是離避暑還是差了一點。這分明是李世民想偷懶!張允文心中暗自說道。
李世民在九成宮,離長安不遠,每日朝中大事,便由快馬疾馳,傳遞至九成宮。
接著,調查院收到情報,說是吐谷渾入侵蘭州,雖未州府駐軍擊退,但損失也是不少,尤其是許多漢民被吐谷渾擄去。
當張允文將這道情報上報給李世民時,李世民在九成宮內大發雷霆,說是非要滅了這群吐谷渾人不可!
到四月的時候,李世民又火急火燎的的從九成宮趕回了長安,原因無他,襄州都督鄒襄公張公謹病重。據太醫道,張公謹活不過這個月。所以李世民趕回來看張公謹最後一面。
去年冬月的時候,纏綿病榻已久的杜如晦還是沒能熬過那個並不算非常嚴寒的冬季,撒手人寰。
而如今,相距不到五個月,張公謹又要離開人世,這讓李世民不由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看著張公謹憔悴的面孔,彷彿看到了當初玄武門的時候,張公謹獨身撐門,一人便將大門牢牢的堵住。那時候的張公謹是如何的雄壯威武,而如今,在病榻上的這位乾瘦的黃臉漢子,哪裡還有半點當初的雄壯威武?
當張公謹辭世的時候,李世民痛聲哀哭。有司奏道,說是辰日哭之不詳,李世民卻是道:“君之於臣,猶父子也,情發於衷,安避辰日!”
整個四月都籠罩一片愁雲之中。到了六月的時候,李世民的兒子江王李囂也夭折了,這種連番的打擊,著實讓李世民傷心了好一陣。
看到這種情況,張允文便讓李宇提著親手製作的糕點,到皇宮之中安慰李世民,李世民這才在眾子女的安慰中好過一些。
幸好接下來的一件事讓李世民開始振奮起來。
七月的時候,焉耆王突騎支遣使入貢。焉耆尚在高昌西北,離長安萬里,原先的朝貢之路須經過茫茫大漠,千里磧地。但至隋末以來,焉耆國朝貢道路便已封閉,往來與焉耆與長安的使團,須經過高昌。
這一次使者入貢,向李世民提出希望復開磧路,不經高昌。
賣了弩機給高昌的李世民沉思一下,便答應了焉耆使者的請求,決定重開磧路。
焉耆國使者頓時歡喜而退。
然而事情還沒完,沒過多久,調查院那邊就傳來訊息,說是高昌不忿焉耆與大唐重開磧路,竟然派兵攻打焉耆,大掠而去。
聽到這個訊息,李世民當即怒道:“麴文泰此人反覆無常,當著我大唐的面,便是恭順無比,而揹著大唐便做出這種事來!”
同時還對張允文道:“允文,你看看,那麴文泰得了朕的弩機,便肆意妄為,攻伐不止,如今又掠奪大唐屬國,實在狂妄至極!”
張允文笑道:“陛下何必生氣,這麴文泰不過是跳樑小醜,如今他四面樹敵,攪亂了整個西域,這不是我們正想看到的麼?”
李世民思考片刻,點了點頭。
關於西域那邊的情報時不時的傳來,每當張允文拿到這些情報的時候,便會第一時間跑到李世民那裡,奉上情報。
先是,肆葉護可汗果然如同張允文所說是一般,為了鞏固自己的汗位,大舉出兵征伐。而征討的目標正是薛延陀。
西突厥大軍從王庭出發,有肆葉護可汗親自帶領,一路上吸收各部兵馬,到達高昌北邊時,竟然已經聚集了近十萬兵馬。想起當初自己借道高昌時,高昌王麴文泰如此對待自己,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的肆葉護當即決定分出部分兵力攻打高昌,就算是不能滅了高昌,也要將高昌打怕,打得麴文泰親自前來磕頭謝罪。
於是分出兩萬兵馬,由一名驍將帶領,往高昌城殺去。
然而肆葉護根本就不知道麴文泰已經從大唐購得弩機三千具,所以,西突厥軍隊仍舊用以前的眼光看高昌軍隊,仍舊用以前的戰術對付高昌,結果遭到了高昌弩兵依託高昌城城牆進行打擊,弩箭如同暴雨一樣直撲向那些正環城騎行,伺機射擊的突厥兵,將他們射落下馬。
領軍將領連忙命令士兵退後,重新組織兵馬進攻。
知曉高昌弩箭厲害的西突厥士卒,這次呈散線隊形衝入高昌城池之下,無數的羽箭飛入高昌城中。
高昌城內的弩箭、弓箭也紛紛還擊,無數的箭矢在高昌城上下來回交換,碰撞在一起,響起“叮叮噹噹”的聲音,發出陣陣炫目的火花。
從下午一直打到晚上,待到雙方都疲憊不堪,突厥人這才悻悻收兵。清點人數,發現今日一戰,便損失鐵騎三千。領軍的突厥將領頓時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