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3 / 4)

小說:大唐偵察兵 作者:閻王

幾句客氣話。待這些長輩們說完,那劉仁實等人則是站起身來,走到支柔身前一揖:“見過嫂嫂!”

這時候,只聽一聲琵琶聲,接著便是絲竹聲大作那些屏風後面的歌女已經調好了樂器,開始演奏起來。張允文見狀,連忙讓侍女送菜上來。

張允文府中侍女不多,七八個侍女端著寬大的托盤,成佇列的來到飯廳中。為了儘快上菜,就連蕊兒和梅香也加入了送菜的行列。

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餚擺上桌子,看得唐儉不由食指大動。唐儉本就是喜愛美食之人,如今見到這一道道從未吃過而又香氣撲鼻的菜餚,不由問道:“允文啊,你這府上的庖廚到底是哪兒來的?竟然能做出這般香氣撲鼻的菜餚來?”

張允文一笑:“這些庖廚不過是普通的廚子,而這些菜餚麼,卻是在下教給他們的!”

唐儉頓時驚訝道:“什麼,想不到允文還有這般手藝!那老夫可得好好嚐嚐!”

正說笑著,這些菜餚已經上完,擺了滿滿的一桌子。而美酒,更是一罈罈堆在飯廳的角落處,飲者任取。

就這樣,眾人便開始吃吃喝喝起來。至於那些女眷,在和眾人見禮之後,又轉到其他房間,自己用餐去了。

飯廳裡頓時間熱鬧起來,吆喝聲、喝酒聲、行令聲,夾雜著隱隱傳來的琵琶聲,迴盪在這飯廳之中。

喝到酣處,唐儉滿臉通紅的勾著張允文的肩膀道:“張老弟啊,你,呃,能不能送老夫兩個廚子啊?老夫嚐了著菜的味道,恐怕回去之後吃什麼都無味啊!”

張允文滿臉無奈的看著這位叫自己“老弟”,而自稱老夫的醉老頭,扶他躺在榻上之後,正要離開,卻被唐儉抓住手臂,繼續問道:“到底行是不行啊?”

張允文只好連連道:“好好,不就是兩個廚子麼?明日定給你送到府上!”

唐儉這才放開手,讓張允文離開,嘴中也不知嘟囔著什麼。

就在這時,只聽見一聲高亢的笛聲響起,直如鶴鳴九霄,直欲吹裂竹笛。接著這笛聲卻是慢慢的平緩下來,然而這平緩卻非是如斜坡一般從高到低,一路直下,而是恍如盤龍柱一般屈曲環繞著下降,每轉一次,眾人的心便放鬆一次,到最後,笛音完全落下時,眾人心頭已是一片平靜。

聽得這笛聲,眾人喧譁之聲頓時消失不見,皆是全神貫注的傾聽著笛聲。就連躺在榻上的唐儉也半睜雙眼,凝神靜聽。

笛音一起,琵琶簫聲便消失不見,只剩笛聲迴盪。如同細雨灑竹林,春蠶嚼桑葉,笛音在低吟之處徘徊,卻是久久不去,眾人的心隨著這低吟之聲也漸漸煩躁起來。

終於,笛聲漸漸高亢,慢慢激越,由那細雨春蠶之聲漸漸變成了小溪潺潺流水聲,繼而成了江河奔騰之聲。眾人心頭煩躁之氣頓時言煙消雲散,恍覺如屹立黃河壺口處,面對著咆哮而下,濁浪滔天的黃河瀑布,氣勢雄渾,豪氣頓生。

笛聲愈發激昂,漸漸生出金戈鐵馬之音。眾人只覺身在疆場之上,四面盡是澎湃的殺意。刀兵碰撞之聲、戰馬嘶鳴之聲、士卒喊殺之聲、倒在血泊中的哀嚎之聲,盡數向自己壓來,一股慘烈之意油然而生。

還未等眾人從戰場上走出去,一聲長長的高亢淒厲的笛聲驀地響起,如同黃鐘大呂,寒山寺夜半的鐘聲,響徹天地之間。眾人倏地醒過來,盡皆滿是敬佩的望著屏風。

張允文連忙讓人將屏風撤去,只見三名手持竹笛玉簫琵琶的歌女正在休息,連忙邀請三人入座。

三名歌女卻是淡淡的推辭道:“今日我們三姐妹領了東家的錢,便是要盡力為東家奏出妙曲來!這入座之事,不提也罷!”

見三女推辭,那劉氏兄弟不由大怒,正要站出來說話,卻被張允文止住。只見張允文對著三女道:“三位既然不願意,那我也不再勉強。不過三位吹奏半天,想必已經有渴了,那我請三位喝杯酒水解解渴,三位可願意?”

三女猶豫一下,點點頭。

喝過了酒水,三女又坐回原處,開是繼續演奏起來。

宴會繼續,不過已經沒有當初那般熱鬧了。

第二百五十七章 生了

過了年便是貞觀八年了。

正月末的時候,支柔已經明顯感覺到肚中發出的陣陣胎動。每當這個時候,支柔總是一臉的緊張,生怕下一刻就會分娩。於是,張允文花了不少的力氣,將孫思邈這尊大神請到了家中坐鎮,同時又在長孫皇后處討要了三名經驗豐富的穩婆,以應對突發情況。

而支柔的母親撫順王妃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