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渾騎士,縱馬往東方跑去。在他身後,近百名偵察兵緊緊追隨。
此時的情況也是萬分危機,這一千多吐谷渾騎士雖然戰死近半,但仍是悍不畏死的衝上來和偵察兵廝殺成團,而那邊攻擊大營的騎兵見到後方遭襲,也分出一支騎兵馳援後方,正往這邊殺來,不足三百步。如是久戰不退,定會被圍殲。
聽到張允文的呼聲,偵察兵們齊齊往張允文方向跑去,慢慢脫離戰場。若是有人在追,則上好弩箭,回身給他們一箭。
然而,那馳援過來的騎兵見張允文等人慾圖逃脫,也直接往這方向追擊而來。
見到這種情形,張允文暗罵道:“我們殺的又不是你們的老子,幹嘛這樣緊咬不放!”手中卻不敢有任何鬆懈,馬鞭狂擊,駿馬四蹄如飛。
這股追擊的騎兵約莫兩千人,連同吐谷渾將領身邊的騎兵五百人左右,共計二千五百人。面對這種兵力,張允文可不敢讓士卒回身一戰,只是傳令道:“他孃的,若是被這些惡狗追得太緊,可以用手雷轟他孃的!”
偵察兵手中手雷不多,張允文一直沒捨得用,如今這追兵咬得緊,張允文也不得不命令士卒使用了。
偵察兵近五百騎士一路絕塵,直往東邊奔去,而在他們身後,兩千多騎兵窮追不捨。
就在張允文等人離開戰場後,戰場之上的形式已經發生變化。面對著唐軍似乎沒有止境的箭雨,這些吐谷渾騎兵的勇氣被慢慢的磨掉了。而隨著偵察營突襲其後方,斬殺了領軍大將,這些領兵將領沒有上頭的約束之後,即刻分成了兩派,一邊主張繼續打下去,一邊卻是主張撤退。主張撤退的很快佔據了上風,慢慢的將士卒撤了下來。而那些主張繼續攻擊的將領深知自己兵力不足,難以攻下這唐軍大營,也�